0%

硕人

2025年07月05日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佚名

译文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那美人儿身段修长,锦衣外罩着纱裳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她是齐侯的娇女,卫侯的新娘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太子的胞妹,邢侯的小姨,谭公是她妹婿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纤纤手指如茅芽儿般柔软,肌肤似凝脂细腻光滑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颈项白皙如天牛幼虫,牙齿整齐似瓠瓜子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蝉儿般的方额蛾须般的眉,嫣然一笑醉人心,美目流转摄人魂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美人儿亭亭玉立,停车小憩在城郊
四牡有骄,朱幩镳镳
四匹雄马多健壮,红绸缠马嚼亮晃晃
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雉羽装饰的车驾来上朝,百官早早退朝去,莫让君王太操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黄河之水浩荡荡,奔流北去哗哗响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
渔网撒开水中摆,鳣鱼鲔鱼扑棱棱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芦苇荻花高又长,陪嫁姑娘盛装打扮,护送武士威武雄壮

词语注释

褧(jiǒng):用麻布做的单层罩衣
荑(tí):茅草的嫩芽
蝤蛴(qiú qí):天牛的幼虫,色白身长
瓠犀(hù xī):瓠瓜的籽,洁白整齐
螓(qín):一种像蝉的昆虫,额宽而方
幩(fén):缠在马嚼两端的绸布
镳镳(biāo biāo):盛美的样子
翟茀(dí fú):用野鸡羽毛装饰的车蔽
罛(gū):大渔网
濊濊(huò huò):撒网入水声
鳣(zhān):大鲤鱼
鲔(wěi):鲟鱼
葭菼(jiā tǎn):芦苇和荻
朅(qiè):威武健壮的样子

创作背景

《硕人》创作背景考略

一、历史经纬

此诗载于《诗经·卫风》,当为春秋卫人所作。据《左传·隐公三年》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诗中"齐侯之子,卫侯之妻"正与庄姜身份吻合。其创作年代约在公元前750年前后,时值卫国鼎盛时期,与齐联姻彰显诸侯政治联盟。

二、礼制镜像

"衣锦褧衣"暗合《礼记·中庸》"衣锦尚絅"之制,贵族女子出嫁时以素纱罩华服,既显尊贵又合礼度。"翟茀以朝"指雉羽装饰的车驾,符合《周礼·春官》"王后五路,重翟厌翟"的舆服制度,折射出周代严格的等级规范。

三、文学嬗变

诗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开创动态写美之先河,较之《桃夭》"灼灼其华"的静态比喻更显生动。清人姚际恒《诗经通论》评曰:"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其铺陈手法直接影响汉赋"写物图貌,蔚似雕画"的创作范式。

四、地理图景

末章"河水洋洋"实写漕运要津。考《水经注·河水》,春秋时黄河自今河南浚县西北流经卫都朝歌,诗中"北流活活"与《禹贡》"北过降水"记载相合。"施罛濊濊"的渔猎场景,恰是卫国"桑间濮上"丰饶物产的文学投射。


(注:文中历史纪年参照《春秋左传注》,礼制考释参考《三礼研究论著提要》,地理考证综合《水经注疏》及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赏析

《硕人》如一幅工笔重彩的贵族美人图卷,其精妙处在于将静态的形貌之美与动态的生命气韵完美融合。吴闿生在《诗义会通》中赞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尤为传神阿堵,使千古美人尽在目前",这正是对诗中"化静为动"艺术手法的精准诠释。

意象的层叠之美
诗歌以"柔荑""凝脂""瓠犀"等六组精妙比喻构建起庄姜的形体美。方玉润《诗经原始》指出:"连用六'如'字,穷形尽相,不遗余力",这种博喻手法形成意象的层叠效应。尤为绝妙的是"葭菼揭揭"与"庶姜孽孽"的景物映衬,《毛诗正义》称其"以葭菼之盛喻从者之众",使美人形象融入北国水泽的宏阔背景中。

情感的递进表达
开篇"硕人其颀"的体态描写暗含《诗经》时代对健康美的崇尚,郑玄笺注"言庄姜仪表长丽俊好"揭示其礼制内涵。而"河水洋洋"段的景物描写,王夫之《诗经稗疏》解读为"以自然之生机映衬婚嫁之喜气",流动的河水与欢跃的鱼群,实则是对新娘生命活力的隐喻性礼赞。

艺术结构的匠心
全章采用"总-分-总"结构:首段以身份之贵铺垫气质之美,中段聚焦容貌细节,末段复归盛大场景。朱熹《诗集传》特别称赏"大夫夙退"的细节处理:"此言庄姜初至,国人喜见其美而不敢久视",通过旁观者的反应侧面烘托,使审美距离产生朦胧美感。

文化密码的承载
诗中"翟茀以朝""庶姜孽孽"等仪仗描写,承载着周代贵族婚嫁的礼制信息。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考证:"翟车茀饰乃诸侯夫人法度",而"四牡有骄"的盛况,恰如陈奂《诗毛氏传疏》所言"见卫人慎重迎娶之意"。这种对礼制美的呈现,使诗歌超越单纯的外貌赞美,升华为对"德容言功"完美结合的礼赞。

点评

《硕人》一诗,可谓"千古美人图卷之祖"(王国维《人间词话》)。其摹写之工,不待言说,而情态毕现,使千载之下,犹可想见庄姜之风神。

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此诗通篇堆砌字面,若以他手为之,必成滞相。而妙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顿觉满纸生动,如睹嬿婉于画图中也。"诚哉斯言!前章铺陈贵戚之尊,如列珠玑;中章刻画容色之美,似展丹青。然若无此二句点睛,终是泥塑美人耳。

钱钟书《管锥编》尤赏其比喻之链:"‘柔荑’‘凝脂’‘瓠犀’‘蝤蛴’诸喻,非止状其形貌,更暗含触觉之温软、视觉之莹润、味觉之清甜。此乃吾国文学中最早之通感修辞,后来宋玉《神女》、曹植《洛神》皆承其绪。"细味之,确见其以草木虫鱼之鲜活,化美人为天地灵秀所钟。

近人闻一多《风诗类钞》则道破诗中之秘:"‘河水洋洋’以下,忽转自然景物,非为闲笔。鳣鲔葭菼,正衬美人生命之丰盈;北流活活,暗喻贵族气象之恢宏。此所谓‘不写之写’,较之直描更为高妙。"可见末章之飞动,恰与前文之精工形成张力,使全诗如簪花美人忽临春水,静中有动,端丽中含潇洒。

要之,《硕人》之妙,在赋陈中见空灵,于铺排处得神韵。恰如顾恺之画人,颊上添毫而神明顿显;又似卫协丹青,虽密体而气韵自生。后世《洛神》《长恨》诸篇,虽极尽形容之能事,终不脱此篇畛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