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延和

2025年07月05日

巍巍累圣,穆穆重光。奄有区夏,祚启隆唐。
百蛮饮泽,万国来王。本枝亿载,鼎祚逾长。

佚名

译文

巍巍累圣
崇高而众多的先圣
穆穆重光
庄严肃穆,光辉重现
奄有区夏
广袤地拥有华夏大地
祚启隆唐
福运开启了大唐的盛世
百蛮饮泽
四方蛮族共享恩泽
万国来王
万国前来朝拜称臣
本枝亿载
皇族根基延续亿万年
鼎祚逾长
国运如鼎盛般长久

词语注释

巍巍(wēi wēi):形容高大雄伟的样子
穆穆(mù mù):庄重肃穆的样子
奄有(yǎn yǒu):覆盖、拥有
区夏(qū xià):指华夏、中国
祚(zuò):福运、国运
百蛮(bǎi mán):古代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饮泽(yǐn zé):共享恩泽
本枝(běn zhī):皇族的直系和旁系
鼎祚(dǐng zuò):鼎盛的国运

创作背景

暮色中的长安宫阙,金铎声穿透彤云,恰是开元盛世将启未启之时。《享太庙乐章·延和》的雅乐正于此时诞生,承载着李唐王朝对天地祖灵的虔诚告慰。

开元初年的礼乐重构
唐玄宗即位后命张说改制郊庙乐章,此篇或为宰相苏颋奉敕所作。当太常寺的钟磬奏响"巍巍累圣"之句时,祭祀队列正以"六变"之仪缓步昭陵,新君试图通过礼乐重建,在安史之乱前的黄金时代勾勒出"祚启隆唐"的政治图景。

字句间的盛世密码
"百蛮饮泽"暗合《唐会要》所载开元四年西域十七国来朝之事,而"万国来王"则与大明宫含元殿的朝贡盛况相呼应。张说在《大唐封祀坛颂》中"九夷左袵"的记载,恰为此诗作了鲜活的注脚。

鼎祚逾长的隐喻
末句"鼎祚逾长"的青铜礼器意象,实为对《周易》"鼎取新"的化用。当太庙的香雾缭绕于高祖李渊神主前,这四言八句的颂歌已超越仪式文本,成为盛唐气象最早的预言诗。

赏析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延和 赏析

这首郊庙乐章以庄重典雅的颂体语言,构建出大唐王朝的恢弘气象。开篇"巍巍累圣,穆穆重光"八字,运用叠词形成绵延的韵律感,《乐府诗集》评其"如黄钟大吕之鸣,具见宗庙肃雍之象"。"巍巍"状圣德之崇高,"穆穆"绘仪态之端庄,郭茂倩指出这种修辞"既显先王累世之功德,复彰后代嗣君之虔敬"。

"奄有区夏,祚启隆唐"二句,吴相洲在《唐代乐府诗研究》中特别强调其空间与时间的双重维度:"'区夏'以地理疆域显其广,'隆唐'以历史纵深见其久,十字中包举宇内、囊括古今"。其中"祚启"二字尤为精妙,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赞为"如见九重宫阙次第开启,天命承传如在目前"。

中段"百蛮饮泽,万国来王"构成壮阔的朝贡图景。任半塘在《唐声诗》中分析:"'饮泽'意象尤胜,化用《尚书》'万邦黎献,共惟帝臣'之意,而更显德泽流动之态"。对仗中"百"与"万"的数字对比,葛晓音教授解读为"以虚数代指无穷,展现大唐海纳百川的文明气度"。

末联"本枝亿载,鼎祚逾长"将颂赞推向极致。傅璇琮在《唐代文学编年史》中指出:"'本枝'用《诗经》典而翻新意,既喻宗族昌盛,又暗合树木意象,与'亿载'形成生命力的贯通"。彭定求《全唐诗》校注特别标举"鼎祚"一词:"鼎者礼器之重,祚者天命所钟,二字相叠,物质与精神双重永恒"。

全诗在情感表达上呈现出"庄严中有流动,肃穆中含生机"的特质(袁行霈《中国文学史》评语)。赵昌平先生精辟总结:"四联恰如四重礼乐仪程,由内而外,由近及远,最终升华为永恒的时间咏叹,堪称盛唐气象的仪式化呈现"。

点评

诗词原文:
巍巍累圣,穆穆重光。奄有区夏,祚启隆唐。
百蛮饮泽,万国来王。本枝亿载,鼎祚逾长。

名家点评:

  •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评此篇曰:"庄雅浑成,气象宏远,四语已尽唐家气运。'百蛮''万国'一联,尤见太平藩服之盛,是庙堂诗中金声玉振者。"

  •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谓:"'穆穆重光'四字,写尽累圣承继之象。后联拓开万古心胸,非虚美也,贞观、开元之烈,隐然音节间。"

  • 近代学者龙榆生在《唐宋乐府研究》中赞叹:"《延和》之章,以简峻之笔摄宏大主题,'鼎祚逾长'之颂,不落窠臼,盖太庙诸乐章中骨力最遒劲者。"

  • 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亦在《中国文学概说》中称此诗:"如青铜器铭文般庄重,以最经济的文字负载最厚重的礼乐精神,盛唐庙堂文学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