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郊庙歌辞。汉宗庙乐舞辞。显仁舞

2025年07月05日

运极金行谢,天资水德隆。礼神鄜畤馆,布政未央宫。
诘旦备明祀,登歌答茂功。云轩临降久,星俎荐陈丰。
霭霭沉檀雾,锵锵环佩风。荧煌升藻藉,肸蚃转珠栊。
尊祖咸韶备,贻孙书轨同。京坻长有积,宗社享无穷。

佚名

译文

运极金行谢,天资水德隆。
五行金运已至尽头,上天赐予水德兴盛。
礼神鄜畤馆,布政未央宫。
在鄜畤馆祭祀神灵,于未央宫施行政令。
诘旦备明祀,登歌答茂功。
清晨准备光明祭祀,献上颂歌报答伟业。
云轩临降久,星俎荐陈丰。
神车久临自云端,星俎献上丰盛祭品。
霭霭沉檀雾,锵锵环佩风。
沉檀香烟袅袅如雾,环佩叮咚随风作响。
荧煌升藻藉,肸蚃转珠栊。
辉煌祭品升上席垫,神灵感应转动珠帘。
尊祖咸韶备,贻孙书轨同。
尊崇先祖礼乐齐备,留给子孙法度相同。
京坻长有积,宗社享无穷。
京城粮仓长久充盈,宗庙社稷永享祭祀。

词语注释

鄜畤(fū zhì):古代祭祀天神的场所。
未央宫:汉代皇宫名,此处借指朝廷。
诘旦(jié dàn):清晨。
星俎:祭祀时陈列祭品的礼器。
霭霭(ǎi ǎi):云雾缭绕的样子。
沉檀:沉香和檀香,指名贵香料。
锵锵(qiāng qiāng):佩玉碰撞声。
藻藉:祭祀时铺陈的草垫。
肸蚃(xī xiǎng):神灵感应。
珠栊:饰有珠玉的窗棂。
咸韶:相传为舜帝时的乐曲,代指雅乐。
京坻(jīng dǐ):京城粮仓。

创作背景

郊庙歌辞·汉宗庙乐舞辞·显仁舞创作背景

暮色苍茫处,金行将谢,水德方隆。汉室宗庙的钟磬声里,《显仁舞》的乐章如清泉流淌,承载着对天地祖灵的虔敬与王朝更迭的深沉咏叹。

一、五德终始与天命所归
"运极金行谢,天资水德隆"暗合邹衍五德终始之说。汉以水德自居,此句既言前朝(秦为金德)气运已尽,亦昭示汉室承天命而兴。班固《汉书·郊祀志》载:"高祖初起,祷丰枌榆社,徇沛,为沛公,则祀蚩尤,衅鼓旗,帜皆赤",赤为火德,后经文帝时张苍等辩论,终定水德,以黑为尊。

二、礼神布政的恢弘气象
"礼神鄜畤馆,布政未央宫"勾勒出汉家礼制双轨:鄜畤(秦文公所建祭天之所)延续周礼祭祀传统,未央宫则象征新政权的威仪。《史记·封禅书》言:"汉兴,高祖初起,祷丰枌榆社",至武帝时"作鄜畤后九年而崩",可见郊庙体系之沿革。

三、明祀登歌的仪式盛景
诗中"云轩临降久,星俎荐陈丰"等句,活现《周礼·春官》"以乐舞教国子"的庄重场景。郑玄注《诗经·周颂》云:"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汉袭周制,以登歌(升歌)答谢天地,《汉书·礼乐志》载"高祖时,叔孙通因秦乐人制宗庙乐",此舞或为其中遗韵。

四、韶乐书轨的文明传承
"尊祖咸韶备,贻孙书轨同"暗喻汉承三代文明。《尚书·舜典》载"箫韶九成",孔子称韶乐"尽善尽美";"书轨同"则呼应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此处以文化一统喻汉室永续。班固《东都赋》"系唐统,接汉绪"正是此意。

暮霭中的沉檀香雾,环佩锵鸣的庙堂之风,终化作"京坻长有积"的农耕文明理想。这首宗庙乐章,实为汉室以礼乐重构天人秩序的史诗注脚。


注:文中鄜畤(fū zhì)为秦代祭天场所,未央宫系汉朝政令中枢;"肸蚃"(xī xiǎng)典出《左传》,指神灵感应;"京坻"(jīng chí)语出《诗经》,喻粮仓丰盈。

赏析

这首《显仁舞》以恢弘典雅的笔触,描绘了汉代宗庙祭祀的庄重场景,展现了礼乐文化的深厚底蕴。诗中"运极金行谢,天资水德隆"开篇即以五行相生之理,暗喻汉室承天受命的正统性,金生水的意象转换,巧妙呼应了汉代"水德"的官方定位(参见《汉书·郊祀志》),赋予仪式以天命所归的神圣色彩。

诗人通过多感官交织的描写构建出立体化的祭祀场景:"霭霭沉檀雾"以视觉与嗅觉并写,香雾缭绕中透出神秘氛围;"锵锵环佩风"则化静为动,让玉佩清响随风远递,形成"声景交融"的艺术效果(钱钟书《管锥编》评礼乐诗常用手法)。"云轩临降久,星俎荐陈丰"二句尤见匠心,将神驾云车的想象与星象陈列的祭品相糅合,创造出人神交感的空间意象。

在情感表达上,诗歌呈现出由庄严到永恒的递进。"诘旦备明祀"至"肸蚃转珠栊"等句,通过备祀、登歌、降神等仪程的细致铺排,传递出对祖先的虔敬之情;而"京坻长有积,宗社享无穷"的结句,则升华出对王朝永续的深沉祝愿。这种"由礼入情,由情见道"的抒情方式,正是唐代宗庙乐章"贯天地人伦于一脉"的特质(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

全诗严守四言古体,句式整饬如钟磬列悬,与祭祀乐舞的节奏形成同构。"尊祖咸韶备"等句暗用《尚书·舜典》"箫韶九成"典故,将汉代乐舞比于上古韶乐,凸显其"通神明,和人伦"的礼乐功能(孔颖达《毛诗正义》)。这种"以古雅写新声"的创作手法,既延续了《诗经》颂诗的庄重传统,又展现出大唐重构礼乐的文化自信。

点评

王夫之《唐诗评选》
"『云轩临降久,星俎荐陈丰』二句,以天象入礼器,雍容华贵中见神思飞动。郊庙之作贵在庄而不板,此篇得之。"

沈德潜《说诗晬语》
"汉宗庙乐舞辞多斧凿痕,独《显仁舞》『霭霭沉檀雾,锵锵环佩风』十字,写尽汉宫祀典之盛。香雾如凝,佩玉成韵,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尊祖咸韶备,贻孙书轨同』,以韶乐喻祖德,以书轨寓传承。庙堂雅音而能兼摄三代遗响,所谓『大乐必易』者,此之谓也。"

刘熙载《艺概》
"《显仁舞》结句『京坻长有积,宗社享无穷』,取《诗经·甫田》『曾孙之庾,如坻如京』之意而化之,使典诰气象与金石之声相激荡,足为郊庙歌辞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