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05年-公元1755年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鄞县人。以研究南明史、编纂《宋元学案》闻名,是浙东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暂无诗作
1699年-1779年
彭端淑,字乐斋,号仪一,四川丹棱人,清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雍正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后辞官归乡,专心讲学著述,为清代四川文学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为学一首示子侄》(又名《为学》)广为流传,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1715年-1737年
贺双卿,清代著名女词人,字秋碧,江苏丹阳人。她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诗词创作。她的作品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但因早逝,传世作品不多。
1695年-1755年
李方膺,字虬仲,号晴江,又号抑园、白衣山人等,江苏通州(今南通)人,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擅长画松、竹、兰、菊,尤以画梅著称,风格独特,富有创新精神。
1715年-1763年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他出身于江宁织造曹家,后家道中落,晚年贫困潦倒,但仍坚持创作。
1716年-1797年
袁枚,字子才,号随园老人,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他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歌应抒发个人真实情感,反对拟古主义,对清代诗坛影响深远。袁枚还是一位美食家,著有《随园食单》。
1693年-1765年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尤擅画兰竹。其书法自成一格,隶楷参半,号称“六分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