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公元1811年-公元1872年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湖南湘乡人。晚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创立者和统帅。他主导了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被誉为“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生平

公元1811年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湘乡。

公元1838年

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公元1840年

散馆考试名列二等,授翰林院检讨。

公元1843年

升任翰林院侍讲。

公元1847年

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

公元1850年

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直言咸丰帝过失。

公元1852年

因母丧回籍守制。

公元1853年

奉命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

公元1854年

湘军攻克武昌,曾国藩名声大振。

公元1856年

因父丧回籍守制。

公元1858年

再次出山,统领湘军。

公元1860年

授两江总督,督办江南军务。

公元1861年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开启洋务运动。

公元1864年

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灭亡。

公元1865年

奉命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镇压捻军。

公元1868年

调任直隶总督。

公元1870年

处理天津教案,引起争议。

公元1871年

与李鸿章联名上奏,建议派遣幼童赴美留学。

公元1872年

病逝于南京,谥号文正。

诗作

暂无诗作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