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卷过长安城的朱甍碧瓦,贞观年间的某个冬日,太子右庶子宅邸的檐角正悬着几缕未消的残雪。彼时唐王朝的宫廷诗人们拂开貂裘上的碎玉,在暖阁中围炉而坐——这场被后世称为"冬日宴"的雅集,恰似一幅工笔重彩的《文会图》,将初唐贵族文学的精致气象凝冻在琥珀色的时光里。
案头鎏金狻猊炉吐着瑞脑香,主人以"得趣"为题命韵时,窗棂外的霜枝正簌簌折断在暮色中。太子右庶子作为东宫属官,其宅邸本就是文人麇集的清雅之地,《旧唐书·职官志》载其"掌侍从赞相,启奏记注",而此刻政治身份暂且让位于文学盟主的角色。在座诸公执象牙管蘸墨的瞬间,六朝宫廷诗的遗韵与新兴的近体诗格律正在砚池中交融。
"夕烟起林兰"的意象分明带着谢朓"余霞散成绮"的绮丽,而"霜枝殒庭树"又透出庾信《小园赋》的萧瑟。诗人以丹墀贵胄的眼界捕捉着自然的细微震颤:当铜雀烛台将身影投在素壁上,那些看似闲适的"放旷山水情"背后,实则是初唐文学侍臣对"立言"使命的自觉。太宗朝编纂的《艺文类聚》尚在书架上泛着青光,而宴集者已在用平仄相谐的新声,为即将到来的盛唐之音调试琴弦。
暮鼓自太极宫方向传来时,"归轩幸能驻"的结句恰似收束在七弦上的泛音。这场雅集被《全唐诗》收录的虽仅六首,但那些消散在历史寒风中的唱和之趣,却如冻土下的新泉,悄然滋养着后来王维"三日入厨下"的烟火诗情与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的淋漓墨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