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卷阿

2025年07月05日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

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

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矢诗不多,维以遂歌。

佚名

译文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
蜿蜒的山陵,南风轻轻吹拂。
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和乐平易的君子,来此游赏歌唱,抒发心声。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
从容自在地遨游,悠闲自得地休憩。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
和乐平易的君子,使你心性圆满,如同先君般尊贵。
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
你的疆土辽阔,物产丰饶。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
和乐平易的君子,使你心性圆满,百神为你主宰。
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
你受天命长久,福禄安康。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
和乐平易的君子,使你心性圆满,福泽绵长。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有依靠有辅佐,有孝行有美德,引导扶持。
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和乐平易的君子,四方以你为楷模。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
庄重轩昂,如美玉般高洁,声名远扬。
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和乐平易的君子,四方以你为纲常。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
凤凰飞翔,羽翼沙沙作响,栖息于此。
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济济多士,听凭君子差遣,效忠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
凤凰飞翔,羽翼沙沙作响,直上云天。
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济济贤才,听凭君子命令,爱护百姓。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凤凰鸣叫,在那高冈之上。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梧桐生长,沐浴朝阳。
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枝叶茂盛,鸟鸣和谐。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
君子的车驾,众多华美。
君子之马,既闲且驰。
君子的马匹,娴熟奔驰。
矢诗不多,维以遂歌。
赋诗虽不多,只为成此歌。

词语注释

卷阿(juǎn ē): 蜿蜒的山陵。
岂弟(kǎi tì): 和乐平易。
伴奂(bàn huàn): 从容自在。
昄章(bǎn zhāng): 疆土。
茀禄(fú lù): 福禄。
纯嘏(chún gǔ): 大福。
有冯有翼(yǒu píng yǒu yì): 有依靠有辅佐。
颙颙卬卬(yóng yóng áng áng): 庄重轩昂的样子。
翙翙(huì huì): 鸟飞的声音。
菶菶萋萋(běng běng qī qī): 草木茂盛的样子。
雍雍喈喈(yōng yōng jiē jiē): 鸟鸣和谐的声音。

创作背景

暮春时节,周王室的旌旗在终南山麓猎猎作响。据《毛诗正义》载,此诗当作于西周鼎盛之际,成王或康王率群臣游卷阿(今陕西岐山一带)时,宫廷乐师即景而作。那"有卷者阿"的起伏丘陵,恰似王朝绵延的祥瑞,南来的飘风暗合《尚书·洪范》"休征"之说,喻王者德被四方。

青铜钟鼎的纹样在阳光下流转,诗中"伴奂尔游"的雍容气度,与西周早期《史墙盘》铭文"广批四方"的记载互为映照。太史公在《史记·周本纪》中曾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正对应"尔土宇昄章"的疆域辽阔。那些反复吟咏的"岂弟君子",实为对周王"型于四方"(《礼记·表记》)的礼赞,犹如今日出土的何尊铭文"宅兹中国"的庄严宣告。

最动人的是"凤凰于飞"的华章。考《竹书纪年》载"周成王时,凤凰见",此神鸟意象绝非虚设。青铜器上的凤鸟纹与诗中"翙翙其羽"形成奇妙互文,而"蔼蔼王多吉士"的盛况,恰似班簋铭文所载"王命益公征四方贤士"的现实注脚。当"雍雍喈喈"的和鸣回荡山阿,我们仿佛看见《周礼·大司乐》记载的"六代之乐"正在天地间上演,那"维以遂歌"的结句,犹带着编钟磬管的袅袅余音。

赏析

《卷阿》作为《诗经·大雅》中的宴饮颂诗,以层叠的意象群与绵长的祝颂之情,构建出西周贵族礼乐文化的典范图景。学者程俊英在《诗经译注》中指出:"全诗十章,反复咏叹中见递进之势,如乐章般回环往复,最终在凤凰意象中达到高潮。"

自然意象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开篇"有卷者阿,飘风自南"以屈曲山陵与南来和风起兴,朱熹《诗集传》释为"兴君子之德被民如风之拂物"。这种比兴手法贯穿全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意象群,被现代学者余冠英解读为"以凤凰栖梧喻贤才择主,朝阳则象征政治清明"。凤凰的三重出现(翙翙其羽、鸣于高冈、傅于天)形成递进式象征,王国维《观堂集林》认为此乃"德政化民的最高境界写照"。

礼乐文明的仪式化表达
诗中"岂弟君子"的六次重复,构成礼赞的主旋律。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特别指出:"'俾尔弥尔性'三复,实为金文'万年永宝'之诗化表达"。车马仪仗的描写("既庶且多""既闲且驰")非简单铺陈,傅斯年在《诗经讲义》中强调这是"通过物象的秩序感,展现周代贵族'威仪棣棣'的礼制美学"。

情感维度的多层建构
表层祝颂之下隐含深刻的情感逻辑。首章"来游来歌"的欢愉,中段"四方为则"的庄重,终章"维以遂歌"的余韵,形成情感的三重奏。闻一多《诗经通义》特别赏析末章:"'矢诗不多'实为'其情已尽,其意未竭'的含蓄表达,体现《大雅》'乐而不淫'的情感节制"。

政治隐喻的审美转化
"蔼蔼王多吉士"等句将人才济济的景象转化为"凤凰于飞"的祥瑞画面。陈子展《诗经直解》认为此乃"赋比兴三体并用"的典范:"表面赋天子得贤,实则比王朝兴盛,兴中又暗含讽喻——唯有梧桐之德,方能引凤凰来仪"。这种表达方式,正是《诗经》"主文谲谏"传统的典型体现。

点评

《卷阿》一诗,如南风拂过玉罍,清音袅袅而意蕴深长。清代学者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评曰:"通篇以'岂弟君子'为骨,层层递进,如凤凰振羽,渐入云霄。"其言精准道破此诗以仁德为枢、以比兴为翼的独特章法。

比兴之妙,如圭如璋
吴闿生《诗义会通》赞叹:"'凤凰于飞'数章,取象高华,寄意深远,非周公之圣笔,孰能为此?"诗中凤凰意象的层叠运用,恰如东汉郑玄所注:"凤皇喻贤者,羽翙翙者,喻民皆观其德行。"朝阳梧桐与和鸣之声,构成天人感应的完美图景。

礼乐精神,四方为纲
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特别指出:"《卷阿》之'俾尔弥尔性',实乃周人以礼乐涵养心性之最早表述。"诗中"颙颙卬卬"的威仪、"有冯有翼"的德行,正如朱熹《诗集传》所言:"此康公戒成王之作,尽显王者当以德配天地,化被四方。"

音辞之美,雍雍喈喈
近代学者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激赏其声律:"'菶菶萋萋'状梧桐之茂,'雍雍喈喈'拟凤鸣之和,双声叠韵如贯珠,此《三百篇》中至文也。"末章"矢诗不多"的收束,更见《毛诗正义》所谓"颂而不谀,劝而不迫"的温柔敦厚。

此诗实为《诗经·大雅》中礼乐文明的璀璨结晶,恰如闻一多先生所言:"读《卷阿》如观周鼎,纹饰庄重而气韵生动,每一笔刻画都是对'君子'人格最完美的诗性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