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雅·瞻卬

2025年07月05日

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有夷瘳!

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鞫人忮忒,谮始竟背。岂曰不极,伊胡为慝?如贾三倍,君子是识。妇无公事,休其蚕织。

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不吊不祥,威仪不类。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天之降罔,维其优矣。人之云亡,心之忧矣。天之降罔,维其几矣。人之云亡,心之悲矣!

觱沸槛泉,维其深矣。心之忧矣,宁自今矣?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藐藐昊天,无不可巩。无忝皇祖,式救尔后。

佚名

译文

瞻卬昊天,则不我惠?
仰望苍天,为何不施恩惠于我?
孔填不宁,降此大厉。
长久不得安宁,降下这般大祸。
邦靡有定,士民其瘵。
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深受其害。
蟊贼蟊疾,靡有夷届。
害虫肆虐为害,无休无止。
罪罟不收,靡有夷瘳!
罗织罪名不停,苦难何时能消!
人有土田,女反有之。
他人拥有田地,你却强占夺取。
人有民人,女覆夺之。
他人拥有奴仆,你却强行掠夺。
此宜无罪,女反收之。
本应无罪之人,你却抓捕入狱。
彼宜有罪,女覆说之。
本当有罪之人,你却为他开脱。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智者能立国,聪慧女子却倾覆城邦。
懿厥哲妇,为枭为鸱。
可叹那聪慧妇人,如枭鸟般凶恶。
妇有长舌,维厉之阶!
妇人长舌多言,正是祸乱的根源!
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
祸乱非从天降,实由妇人而起。
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无人教导指引,只因亲近妇人。
鞫人忮忒,谮始竟背。
苛责他人多变,谗言开始终背弃。
岂曰不极,伊胡为慝?
怎能说不过分?为何如此邪恶?
如贾三倍,君子是识。
如商人牟取暴利,君子自能明察。
妇无公事,休其蚕织。
妇人不管公务,却荒废蚕织本分。
天何以刺?何神不富?
上天为何谴责?神明为何不佑?
舍尔介狄,维予胥忌。
放弃你的大敌,却只对我猜忌。
不吊不祥,威仪不类。
不恤灾祸凶兆,威仪尽失体统。
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贤人纷纷离去,国家衰败危亡!
天之降罔,维其优矣。
上天降下罗网,何其严酷。
人之云亡,心之忧矣。
贤人离去,我心忧愁。
天之降罔,维其几矣。
上天降下罗网,已近在咫尺。
人之云亡,心之悲矣!
贤人离去,我心悲痛!
觱沸槛泉,维其深矣。
喷涌的泉水,何其深邃。
心之忧矣,宁自今矣?
心中忧愁,岂是始于今日?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
不在我生前,不在我死后。
藐藐昊天,无不可巩。
浩渺苍天,无不可敬畏。
无忝皇祖,式救尔后。
莫辱先祖之德,拯救你的后代。

词语注释

卬(áng):通“仰”,仰望。
瘵(zhài):病,引申为苦难。
蟊(máo):吃禾苗根的害虫。
罟(gǔ):网,比喻罗织罪名。
瘳(chōu):病愈,引申为苦难解除。
鸱(chī):猫头鹰,比喻恶人。
鞫(jū):审问,引申为苛责。
忮(zhì):嫉妒。
忒(tè):多变。
谮(zèn):谗言。
觱沸(bì fèi):泉水涌出的样子。
槛泉(jiàn quán):喷涌的泉水。
藐藐(miǎo miǎo):高远的样子。
忝(tiǎn):辱没。

创作背景

《大雅·瞻卬》如一幅斑驳的青铜铭文,镌刻着西周王朝倾颓前夕的末世图景。据《毛诗序》载,此诗"凡伯刺幽王大坏也",当为周幽王时期(前781-前771年)大夫凡伯所作。彼时三川震而岐山崩,褒姒笑而烽燧熄,诗中以沉郁顿挫之笔,将天人交瘁的王朝悲剧凝练成七章血泪。

开篇"瞻卬昊天"的诘问,实为对周幽王六年(前776年)天象异变的文学投射。《史记·周本纪》载"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诗人以"降此大厉"的灾异书写,暗喻褒姒干政引发的政治地震。第二章"人有土田"四组排比,直指《国语》所载幽王"废申后、去太子"的倒行逆施,贵族封地被肆意褫夺的史实,在"女覆夺之"的控诉中具象为礼崩乐坏的缩影。

"哲妇倾城"章乃全诗枢机。郑玄笺注"哲妇谓褒姒也",与《列女传》"褒姒惑君"的记载相印证。"为枭为鸱"的恶鸟意象,恰似《吕氏春秋》所述"幽王以为太室之盟"的谗言蔽天。第四章"鞫人忮忒"直刺褒姒与虢石父构陷申侯的宫廷阴谋,司马迁笔下"幽王举烽火徵兵"的荒唐戏码,在此化作"如贾三倍"的政商乱象。

末三章将个体忧思升华为家国挽歌。"邦国殄瘁"的预言,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犬戎破镐京时成为现实。那"觱沸槛泉"的哀鸣,恰与《竹书纪年》"幽王死,周室大乱"的记载形成互文。诗人以"无忝皇祖"的呼告作结,在宗庙倾覆前夕完成最后的谏诤,使这首政治讽喻诗成为西周覆灭的青铜镜像。

赏析

《大雅·瞻卬》是《诗经》中一首充满忧患意识的政治讽喻诗,以沉郁顿挫的笔触勾勒出周幽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昏暗的图景。全诗通过密集的意象群与强烈的情感张力,构建了一幅"邦国殄瘁"的末世画卷。

意象运用极具批判力度
诗中"蟊贼""罪罠""枭鸱"等动物意象形成道德审判的隐喻系统。程俊英《诗经译注》指出:"以食苗根的蟊贼喻祸国殃民的权奸,以夜啼的枭鸱比干预朝政的褒姒,这种'取譬引类'的手法将抽象的政治腐败具象化"。而"槛泉"意象尤为精妙,《毛诗正义》解为"涌泉之深不可测,犹忧患之来无终极",沸腾的泉水与诗人翻涌的忧思形成通感式呼应。

情感表达呈现递进式爆发
开篇"瞻卬昊天"的呼天质问,到"心之忧矣""心之悲矣"的层层强化,最终归于"无忝皇祖"的沉痛劝诫。方玉润《诗经原始》评其情感脉络:"由怨天而斥人,由刺政而伤时,如层波叠浪,汹涌而至"。特别是"哲夫成城,哲妇倾城"的强烈对比,被清代学者姚际恒称为"千古诛心之论",将周室倾覆之责直指幽王宠幸褒姒的昏聩。

艺术手法彰显《大雅》特质
诗中"靡有夷届"与"靡有夷瘳"、"维其优矣"与"维其几矣"等复沓句式,形成如《文心雕龙》所言"志思蓄愤,吟咏情性"的节奏张力。现代学者余冠英特别推崇第五章的艺术成就:"'天何以刺'四句,天问体与反诘句交错,如匕首投枪直指统治集团核心,保留着西周贵族诗歌特有的庄严气象"。

历史反思的深刻性
《郑笺》揭示此诗"刺幽王嬖褒姒以为后,贤人被谗"的创作背景。诗中"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的论断,虽带有时代局限,但钱钟书《管锥编》认为应理解为"诗人借性别指代权力异化现象,实开《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比兴传统"。末章"无忝皇祖"的呼告,展现周代贵族"敬天法祖"的政治伦理,朱熹《诗集传》谓之"乱极思治,犹存忠厚之心"。

点评

《大雅·瞻卬》乃《诗经》怨刺诗之绝响,其辞如"觱沸槛泉"般喷薄而出,字字血泪。吴闿生《诗义会通》评曰:"此诗痛斥妇寺干政之祸,音节苍凉激楚,有变徵之声,读之令人悚然。"诗中"哲夫成城,哲妇倾城"八字,尤见笔力千钧,方玉润《诗经原始》谓之"铸鼎象物,直指褒姒乱政之本,足为万世女祸之鉴"。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特别拈出"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二句,云:"以'长舌'喻谗言,如见其嗫嚅啖食之态,较《小雅》'巧言如簧'更显锋刃。"而末章"藐藐昊天"之叹,陈子展《诗经直解》认为:"将个人悲愤升华至天命思考,与《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同具叩问苍穹的孤绝气韵。"

此诗最动人处,在其忧患意识与救世情怀的交织。朱熹《诗集传》点出:"前三章刺嬖妾,后四章伤国祚,然'无忝皇祖'之呼号,犹存诗人忠厚之旨。"恰如钱钟书所言:"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然怨怒中仍抱薪火之望,此中国诗教之微旨也。"(《管锥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