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雅·吉日

2025年07月05日

吉日维戊,既伯既祷。田车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从其群丑。
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兽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从,天子之所。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悉率左右,以燕天子。
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发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宾客,且以酌醴。

佚名

译文

吉日维戊
吉祥的日子是戊辰日
既伯既祷
既祭祀马祖又祈祷神灵
田车既好
猎车已经准备完好
四牡孔阜
四匹公马高大雄壮
升彼大阜
登上那高高的山岗
从其群丑
追逐那成群的野兽
吉日庚午
吉祥的日子是庚午日
既差我马
已经挑选好我的骏马
兽之所同
野兽聚集的地方
麀鹿麌麌
母鹿和小鹿成群结队
漆沮之从
沿着漆水沮水边
天子之所
正是天子狩猎之处
瞻彼中原
眺望那原野中央
其祁孔有
那里猎物多么丰富
儦儦俟俟
野兽奔跑或慢行
或群或友
或成群或结对
悉率左右
全部驱赶到天子左右
以燕天子
以供天子尽情狩猎
既张我弓
已经拉开我的弓
既挟我矢
已经搭上我的箭
发彼小豝
射中那小野猪
殪此大兕
杀死这大犀牛
以御宾客
用来招待宾客
且以酌醴
并且斟上甜酒

词语注释

戊(wù): 天干第五位
伯(bó): 马祖神
阜(fù): 土山
麀(yōu): 母鹿
麌(yǔ): 鹿群
漆沮(jū): 两条河流名
祁(qí): 大
儦(biāo): 奔跑的样子
俟(sì): 慢行的样子
豝(bā): 小野猪
兕(sì): 犀牛
醴(lǐ): 甜酒

创作背景

《小雅·吉日》如一幅错彩镂金的西周畋猎图卷,在青铜铭文的庄重与兽面纹饰的狞厉之间,徐徐展开周王室春蒐夏苗的礼乐华章。考其创作背景,当属宣王中兴时期(公元前827—前782年),《毛诗序》所谓"美宣王田也"的论断,在班固《汉书·匈奴传》中得见佐证——"周宣王外攘戎狄,复文武之境土,修车马,备器械,会诸侯于东都"的记载,恰与此诗"田车既好,四牡孔阜"的军容描写暗合。

诗中"漆沮之从"的地理密码,将我们的视线引向岐周故地(今陕西扶风、岐山一带)。《水经注·渭水》载:"漆水出扶风杜阳俞山,东入于渭",这片周人发祥地的丰茂草场,正是《周礼·夏官》所记"大司马仲春教振旅,遂以蒐田"的典礼现场。青铜器虢季子白盘铭文"搏伐猃狁,于洛之阳"的征战记忆,化作诗中"发彼小豝,殪此大兕"的凌厉箭影,投射出军事演习与祭祀仪轨的双重意蕴。

细绎"既伯既祷"的仪式细节,可见《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的古老传统。郑玄注谓"伯者,马祖也",揭示出祭祀马神的巫祝底色。而"以御宾客,且以酌醴"的宴饮场景,恰与《仪礼·燕礼》"宾洗南坐奠觚"的礼制相映成趣,金文中的"飨礼"铭刻(如大盂鼎"用飨宾客")在此获得诗性诠释。当四牡驾车碾过沾露的苌楚,我们听见的不仅是《石鼓文·田车篇》"吾车既工"的铿锵回响,更是一个农耕文明在弓矢交错间,对秩序与力量的庄严礼赞。

赏析

《小雅·吉日》是《诗经》中描绘周王田猎场景的瑰丽诗篇,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古代贵族狩猎的庄严与欢愉。全诗四章层层递进,宛如一幅动态的狩猎画卷,洋溢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生命活力的礼赞。

意象的层叠之美
诗中"田车既好,四牡孔阜"以雄壮的驷马战车开篇,青铜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程俊英《诗经译注》特别指出:"'麀鹿麌麌'的叠字运用,使母鹿群聚的场面跃然纸上,与后文'儦儦俟俟'的兽群奔走相呼应,形成视觉上的蒙太奇效果。"漆沮二水的流动感("漆沮之从")与中原大地的辽阔("瞻彼中原")构成空间上的纵深感,方玉润《诗经原始》赞叹此乃"移步换景之法,使读者如随王驾亲历"。

礼仪中的野性力量
狩猎在周代是兼具军事演习与祭祀仪式的重大活动。首章"既伯既祷"展现祭祀马神的庄严,末章"以御宾客,且以酌醴"则转入宴饮的欢愉。闻一多在《诗经通义》中分析:"弓矢的张力('既张我弓')与兕豕的倒毙形成力学对比,原始野性最终被纳入礼乐文明的框架。"这种张力恰如李山在《诗经析读》所言:"兽血的温热与醴酒的甘醇,共同构成了周人精神中刚健与文明的二元共生。"

情感的节制表达
全诗通篇白描却暗含崇敬,朱熹《诗集传》称其"于铺叙中见肃穆,此乃颂体之变格"。诗中"天子之所""以燕天子"的反复强调,并非简单歌功颂德,而是通过群体协作的狩猎场景("悉率左右")展现天人合一的秩序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特别赞赏"吉日维戊""吉日庚午"的日期记载:"以干支锚定时空,使狂欢获得仪式般的永恒性。"

这种克制的激情,正是《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美学典范的体现。狩猎的杀伐之气最终升华为"酌醴"的和谐,正如钱钟书《管锥编》所指出的:"《吉日》之妙,在于将暴力仪式化为审美体验,箭镞的寒光与酒器的温润,共同照亮了华夏文明的童年。"

点评

《小雅·吉日》乃周宣王田猎之诗,其辞气雄浑典丽,如金声玉振,尽显王朝气象。昔朱熹《诗集传》评曰:"此诗言田猎之事,而终之以宾客之乐,盖因事以起兴也。"诚哉斯言!

清人方玉润于《诗经原始》中更叹其章法之妙:"首章言择日选马,二章言从兽于漆沮,三章言兽之多且驯,末章言射获以宴宾。层次井然,如观《王会图》卷。"诗中"四牡孔阜""麀鹿麌麌"等句,尤见物态描摹之工,王夫之《姜斋诗话》谓之"状物如在目前,而王政之大者寓焉"。

近人钱钟书《管锥编》独赏其时空处理之妙:"'吉日维戊'与'吉日庚午'相映,非唯纪日,实造节奏,如鼓点导猎阵。漆沮之水与中原之野,空间铺展中自见天子威仪。"至若末章"既张我弓"四句,吴闿生《诗义会通》赞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田猎之乐与尚武精神俱在弦矢之间"。

此诗最得《雅》诗正格,孙鑛《批评诗经》称其"典重中饶生动,铺陈处自含规制,所谓'温柔敦厚而不愚'者"。确乎王者之音,非民间谣曲所能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