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吉日》如一幅错彩镂金的西周畋猎图卷,在青铜铭文的庄重与兽面纹饰的狞厉之间,徐徐展开周王室春蒐夏苗的礼乐华章。考其创作背景,当属宣王中兴时期(公元前827—前782年),《毛诗序》所谓"美宣王田也"的论断,在班固《汉书·匈奴传》中得见佐证——"周宣王外攘戎狄,复文武之境土,修车马,备器械,会诸侯于东都"的记载,恰与此诗"田车既好,四牡孔阜"的军容描写暗合。
诗中"漆沮之从"的地理密码,将我们的视线引向岐周故地(今陕西扶风、岐山一带)。《水经注·渭水》载:"漆水出扶风杜阳俞山,东入于渭",这片周人发祥地的丰茂草场,正是《周礼·夏官》所记"大司马仲春教振旅,遂以蒐田"的典礼现场。青铜器虢季子白盘铭文"搏伐猃狁,于洛之阳"的征战记忆,化作诗中"发彼小豝,殪此大兕"的凌厉箭影,投射出军事演习与祭祀仪轨的双重意蕴。
细绎"既伯既祷"的仪式细节,可见《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的古老传统。郑玄注谓"伯者,马祖也",揭示出祭祀马神的巫祝底色。而"以御宾客,且以酌醴"的宴饮场景,恰与《仪礼·燕礼》"宾洗南坐奠觚"的礼制相映成趣,金文中的"飨礼"铭刻(如大盂鼎"用飨宾客")在此获得诗性诠释。当四牡驾车碾过沾露的苌楚,我们听见的不仅是《石鼓文·田车篇》"吾车既工"的铿锵回响,更是一个农耕文明在弓矢交错间,对秩序与力量的庄严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