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雅·车攻

2025年07月05日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田车既好,田牡孔阜。东有甫草,驾言行狩。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建旐设旄,搏兽于敖。
驾彼四牡,四牡奕奕。赤芾金舄,会同有绎。
决拾既佽,弓矢既调。射夫既同,助我举柴。
四黄既驾,两骖不猗。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之子于征,有闻无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佚名

译文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
我的战车已坚固,我的骏马已齐整。
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四匹公马多强壮,驾车向东去出征。
田车既好,田牡孔阜。
猎车已经准备好,公马高大又肥壮。
东有甫草,驾言行狩。
东方草地多丰茂,驾车前去打猎忙。
之子于苗,选徒嚣嚣。
那位君子去狩猎,挑选随从闹嚷嚷。
建旐设旄,搏兽于敖。
竖起龟蛇旗和牦牛旗,猎取野兽在敖山冈。
驾彼四牡,四牡奕奕。
驾着那四匹公马,四匹马儿多健壮。
赤芾金舄,会同有绎。
红色蔽膝金头鞋,会合诸侯有次序。
决拾既佽,弓矢既调。
扳指护臂已备好,弓箭调配正相当。
射夫既同,助我举柴。
射手已经聚齐,帮我堆积猎物。
四黄既驾,两骖不猗。
四匹黄马已驾好,两旁骖马不偏倚。
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奔驰进退有章法,箭一射出就中的。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马儿萧萧长鸣,旌旗轻轻飘动。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步卒车夫不喧哗,厨房猎物不堆积。
之子于征,有闻无声。
那位君子去征伐,名声远扬却无声。
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真是诚信的君子,确实取得了大成功。

词语注释

牡(mǔ): 雄性的鸟兽,这里指公马。
庞庞(páng páng): 强壮的样子。
徂(cú): 往,到。
孔阜(fù): 非常高大肥壮。
甫草(fǔ cǎo): 丰茂的草地。
苗(miáo): 夏猎。
嚣嚣(xiāo xiāo): 喧哗吵闹的样子。
旐(zhào): 画有龟蛇的旗。
旄(máo): 用牦牛尾装饰的旗。
敖(áo): 山名,在今河南荥阳。
奕奕(yì yì): 高大健壮的样子。
赤芾(chì fú): 红色的蔽膝。
金舄(jīn xì): 金色的复底鞋。
绎(yì): 连续不断,这里指次序。
决拾(jué shí): 扳指和护臂,射箭用具。
佽(cì): 齐备。
柴(zì): 堆积的猎物。
骖(cān): 驾车时位于两旁的马。
猗(yǐ): 偏斜。
旆旌(pèi jīng): 旗帜的总称。
徒御(tú yù): 步卒和车夫。
大庖(dà páo): 君王的厨房。
允(yǔn): 确实,诚信。
展(zhǎn): 确实。

创作背景

《小雅·车攻》如一幅用青铜器铭纹般庄重的笔触勾勒出的周王室田猎图卷,其创作背景深植于西周"成康之治"的黄金时代。当青铜编钟的余韵还回荡在镐京的朱甍碧瓦间,周天子以田猎为名行军事演练之实的古老传统,正通过这首诗的韵脚被永恒定格。

据《毛诗序》载,此诗乃"宣王复古"的礼乐见证。周宣王中兴时期,为重整姬周王朝的威仪,特在甫草丰茂的东都洛邑举行大规模会同田猎。考古发现的虢季子白盘铭文中"搏伐猃狁"的记载与诗中"搏兽于敖"形成互文,暗示着这场表面华丽的围猎,实则是震慑诸侯、演练车战的军事外交活动。青铜车辖碰撞的清脆声响中,四匹纯色骏马牵引的戎车(《考工记》"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碾过东郊的晨露,诸侯们身着赤芾金舄(湖北枣阳曾国墓地出土的彩绘玉佩可证其形制),在龟甲占卜的烟雾里完成对王权的仪式性臣服。

诗中"决拾既佽,弓矢既调"的细节,与洛阳北窑西周铸铜遗址出土的青铜軎、銮铃相印证,展现着高度成熟的战车文化。而"大庖不盈"的谦辞背后,是《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制度的诗意呈现——周天子通过分配猎物重申封建秩序,就像岐山甲骨卜辞中那些关于"王狩"的灼痕,将权力书写在每一个礼乐符号之中。当萧萧马鸣穿透三千年的时光,我们仍能听见青铜时代最鼎盛时期的回响,那是金文中"永宝用"的永恒承诺,也是《诗经》用比兴手法封印的王朝记忆。

赏析

《小雅·车攻》以恢弘的狩猎场景为载体,展现了周王朝的威仪与秩序之美。诗中"我车既攻,我马既同"的开篇,正如朱熹《诗集传》所言:"车坚马齐,见其纪律之严",通过战车与骏马的整齐划一,暗示着周天子"春蒐夏苗"的礼制传统。

狩猎场景的铺陈极具画面感:"四牡庞庞"展现马群的壮硕,"赤芾金舄"描绘贵族服饰的华贵。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特别赞赏"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二句:"写军容之盛,不闻人声,但闻马鸣,旌旗悠扬,宛然在目",这种以动衬静的笔法,与后世"蝉噪林逾静"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中暗含双重情感脉络。表层是狩猎的豪情:"射夫既同,助我举柴"展现协作之乐;深层则寄托政治理想。程俊英《诗经译注》指出:"通过田猎活动,表现周王朝的强盛和诸侯的归附"。末章"允矣君子,展也大成"的赞颂,正如陈子展《诗经直解》所言:"非独美其射猎,实美其能成王道之大"。

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赋"法层层递进。从备车马("四黄既驾")、展威仪("建旐设旄")到显技艺("舍矢如破"),最终归于"大庖不盈"的节制。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特别指出:"'不失其驰'喻礼法自在,'舍矢如破'见技艺之精",这种外驰内张的张力,正是周礼"一张一弛"精神的诗意呈现。

点评

《小雅·车攻》乃《诗经》中描绘周王田猎盛况之瑰丽篇章,其铺陈之精妙、气象之恢弘,令后世文士击节叹赏。清人方玉润于《诗经原始》中评曰:"车马之盛,徒御之整,猎事之详,一一绘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诚为的评。

诗中"我车既攻,我马既同"起笔如金石相击,吴闿生《诗义会通》称其"发端庄重,有泰山岩岩气象"。狩猎场景之描摹尤见匠心,"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二句,王夫之《姜斋诗话》盛赞:"以寂境写喧动,愈见其整肃,此乃诗家三昧"。马嘶旌展之间,不写人语而军容之严自现,深得"有闻无声"之妙。

朱熹《诗集传》独赏其礼乐精神:"虽极写田猎之盛,而终归于'允矣君子,展也大成',此周家尚文之验也。"诗中赤芾金舄的华贵,舍矢如破的精准,最终都升华为君子德行的彰显。姚际恒《诗经通论》更点明其"叙猎而意在治道"的深意,谓其"铺张扬厉中自具法度森严"。

此篇实为《诗经》叙事艺术之典范,钱钟书《管锥编》曾举"不失其驰,舍矢如破"为例,论其"状物写生而寓规矩于其中",恰如后世所谓"戴着镣铐跳舞"之艺术至境。全篇如金声玉振,至今读来犹见驷马扬尘,旌旗蔽日之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