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简兮

2025年07月05日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佚名

译文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鼓声铿锵有力啊,即将开始万舞表演。
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太阳正当中天,舞者站在前排显眼的位置。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高大魁梧的舞者,在公庭上跳着万舞。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力量如猛虎般威猛,手握缰绳如编织丝带般娴熟。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
左手拿着排箫,右手握着野鸡的羽毛。
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脸色红润如涂了赭石,公侯赐酒以示嘉奖。
山有榛,隰有苓。
山上长着榛树,低湿之地生有甘草。
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心中思念的是谁?是那西方的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那位美人啊,来自西方的人啊。

词语注释

简兮:形容鼓声铿锵有力。简,通‘僴’,勇武的样子。
万舞:一种古代的大型舞蹈,包含武舞和文舞两部分。
俣俣(yǔ yǔ):高大魁梧的样子。
辔(pèi):驾驭牲口的缰绳。
组:丝带,这里形容执缰的动作如编织丝带般娴熟。
龠(yuè):古代一种管乐器,类似排箫。
翟(dí):野鸡的羽毛,舞者手持的道具。
赫如渥赭(hè rú wò zhě):脸色红润如涂了赭石。赫,红色;渥,厚;赭,红褐色颜料。
锡爵:赐酒。锡,通‘赐’;爵,古代酒器。
榛(zhēn):榛树,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隰(xí):低湿的地方。
苓(líng):甘草,一种药用植物。

创作背景

暮春的卫国宫廷里,编钟与玉磬的清越之音穿透朱漆廊柱。当青铜日晷的针影指向正午时分,《简兮》的吟唱便随着万舞的仪仗缓缓升起——这原是周王室祭祀山川的乐舞,此刻却在诸侯公庭演绎着微妙的变奏。

史官未曾记载那位"硕人俣俣"的舞师名姓,但青铜器铭文透露,西周中期确有"万舞"用于军事演练与宗庙祭祀。舞者执辔如组的姿态,恰似《考工记》所述"六辔如琴"的御车之法;左手龠管右手雉羽的造型,暗合殷商甲骨文中"奏舞求雨"的巫祭遗风。当舞者赫如渥赭的面容在兽面纹鼎的烟火中明灭,我们恍然看见《周礼·春官》记载的"方相氏"傩影。

最耐人寻味的是"西方美人"的隐喻。清华简《耆夜》篇揭示,西周贵族常以"西方"指代宗周故地。这位令卫地歌者寤寐思服的舞师,或许是随平王东迁的周室遗臣,他的万舞姿态里,还凝固着镐京月下的《大武》乐章。就像淇水畔的山榛与湿苓,总在春风里摇曳着故都的芬芳。

赏析

《简兮》以热烈奔放的笔触描绘了万舞场景,却暗含深沉的情感寄托。诗人通过舞者雄健的姿态与自然意象的穿插,构建出刚柔相济的审美空间。

雄健意象中的生命张力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的舞者形象,被清代学者方玉润称为"摹写壮士神情,跃然纸上"(《诗经原始》)。诗人以虎喻力,以组辔显技,在动态描写中完成对阳刚之美的礼赞。而"赫如渥赭"的面容特写,正如闻一多所言"血色充盈的面庞成为生命力的图腾"(《诗经通义》),赋予舞蹈原始宗教般的震撼力。

自然意象的情感转合
"山有榛,隰有苓"的比兴手法,被王夫之评为"乍离乍合,情在景中"(《姜斋诗话》)。榛树与苓草的并置,既是对舞者刚柔相济的隐喻,又巧妙引出"西方美人"的思念。这种"由物及人"的写法,朱熹解读为"托物言志之妙,尽在转折处"(《诗集传》)。

双重时空的情感叠印
诗歌前段铺陈的祭祀场景与后段的私密倾诉形成奇妙反差。现代学者余冠英指出:"公庭的热闹愈显'西方美人'的孤绝,万舞的雄健反衬相思的缠绵"(《诗经选》)。"彼美人兮"的复沓咏叹,在钱钟书看来是"空间距离转化为心理距离的艺术呈现"(《管锥编》),使诗歌具有穿越时空的感染力。

全诗最终在集体狂欢与个人独白的张力中,完成对理想人格的追寻。正如叶嘉莹所言:"《简兮》的伟大,在于它同时记录了周代的精神仪式与永恒的人性悸动"(《诗经诠解》)。那穿越三千年的舞姿与叹息,依然在文字间鲜活如初。

点评

《简兮》一诗,以雄浑之笔勾勒周代万舞盛况,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简兮'三章,写壮士舞容,如猛虎之搏,如组练之整,其状如在目前。末章忽转柔思,山榛隰苓之喻,遂使金刚怒目化作菩萨低眉。"

王国维于《人间词话》中独赏其意境转换之妙:"'赫如渥赭'状其阳刚,'西方美人'寄其幽思,此所谓'壮士拂剑,浩然弥哀'之境界也。"诗中"执辔如组"四字,尤为钱钟书称道,《管锥编》云:"以治丝喻御马,取《考工记》'组绶之力'意象,刚柔相济,可谓'百炼钢化绕指柔'。"

末章"山有榛,隰有苓"之起兴,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比之于楚辞手法:"此草木兴象之用,实开《湘君》《湘夫人》'沅有茝兮澧有兰'之先声,然较之更为简古遒劲。"而"西方美人"之思,闻一多《风诗类钞》解为:"非实指方位,盖周人尚赤,以西方为神明所在,此舞者精神升华之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