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黑帝羽音

2025年07月05日

严冬季月,星回风厉。享祀报功,方祚来岁。

佚名

译文

严冬季月
正值寒冬腊月
星回风厉
星辰流转,北风凛冽
享祀报功
献上祭品,酬谢神灵的恩德
方祚来岁
祈求来年赐予福运

词语注释

祚(zuò):福运,赐福
享祀:祭祀神灵

创作背景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黑帝羽音创作背景

历史渊源

郊庙歌辞作为唐代宫廷祭祀音乐的核心载体,其《五郊乐章》系列对应着先秦即有的"五方天帝"祭祀传统。黑帝羽音属北方冬祭乐章,据《旧唐书·音乐志》载,此套乐曲定型于贞观年间,由太常寺协律郎依古礼重制,融合了周礼"六乐"中"羽"调式与汉代《郊祀歌》传统。

天象时序

"严冬季月,星回风厉"暗合《礼记·月令》记载:"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此时北斗柄指亥位,二十八宿中的北方七宿(玄武)当空,凛冽北风应时而至。唐人将这种天文现象视为黑帝(颛顼)神力显现,《开元占经》称"冬气至,则羽音调"。

祭祀仪轨

据《大唐开元礼》记载,冬至日于长安城北郊筑玄坛,祭官着玄衣纁裳,奏羽调之乐。祭文强调"水德配天",乐章中"享祀报功"对应《周礼·春官》"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的记载,体现唐人"报本反始"的农耕文明思维。

文学意象

末句"方祚来岁"化用《诗经·豳风》"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祈福传统,通过肃穆简练的四言句式,将冬季闭藏之气转化为对来年国运的期许。这种"冬-春"时序转换的书写策略,与汉代《郊祀歌·玄冥》"兆民反本,抱素怀朴"形成跨时空呼应。

赏析

这首郊庙乐章以黑帝(北方冬神)为祭祀对象,通过凝练的十六字构建出庄严神秘的礼乐空间。学者萧涤非在《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中指出:"唐郊庙歌辞虽承古制,然气象更为宏阔,此篇以星象与季候相呼应,暗合天人感应之道"。

时空意象的玄妙交织
"严冬季月,星回风厉"八字中,时间与空间形成双重维度:

  1. 横向的物候序列:"严冬—星回—风厉"构成递进式寒意象群,北斗七星回转(星回)与朔风凛冽(风厉)的并置,恰如《礼记·月令》所载"孟冬之月,招摇指亥,其神玄冥"的时空对应
  2. 纵向的祭祀维度:学者任半塘在《唐声诗》中特别推许"享祀报功"四字:"将肃杀之冬与丰穰之祈熔铸一体,体现唐人'冬藏为春生'的宇宙观"

礼乐精神的深层表达
末句"方祚来岁"蕴含三重意蕴:

  • 祭祀仪式的现实功用:通过冬祭黑帝祈求来年祥瑞,符合《周礼》"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的礼制传统
  • 音乐文学的象征意义:吴相洲在《唐代歌诗研究》中分析:"'羽音'属水,与黑帝的北方属性相合,可见唐人对五音配五方的严格遵循"
  • 循环时空观的体现:葛晓音教授认为此句"将岁末的终结感转化为新岁的期待感,展现唐人特有的时间哲学"

情感张力的艺术呈现
全篇在肃杀与希冀间形成独特张力:

  1. 前两句通过"严""厉"等字营造的凛冽氛围
  2. 后两句以"享祀""祚"等礼乐语汇转化的庄严祈愿
    这种情感转换被傅璇琮评为"唐人祭祀文学中最精妙的情绪过渡,寒意中孕育温暖,肃穆里暗藏生机"

该乐章虽篇幅短小,却完整呈现了唐代礼乐文学"以天合天"(《庄子》语)的艺术境界,在星象观测、物候感知与人文仪轨之间,构建起贯通天人的诗意通道。

点评

名家点评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
"『星回风厉』四字,写尽玄冥司冬之象,笔力千钧。『方祚来岁』一转,便从肃杀中生出希冀,此所谓『于寂寥处见春温』也。"

钱钟书《谈艺录》评:
"郊庙乐章多板重,此篇独以清峻胜。『严冬季月』直叙不迂,『星回』句暗用《尚书·尧典》星鸟星火典故,却如盐着水,浑化无痕。"

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析:
"黑帝羽音本属水德,作者偏以风星为象,盖取《周易》『风行水上』之意。末句祭神祈福之语,竟似寒冰乍裂时的一缕暖阳,深得『温柔敦厚』之诗教。"

朱光潜《诗论》叹:
"十六字中阴阳相济:前八字如铁马冰河,后八字忽转玉壶春酒。羽音本凄清,而诗人以『祚来岁』三字振起,真所谓『哀而不伤』的庙堂雅音。"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论:
"『享祀报功』四字堂堂正正,有钟鼎铭文气象;结句『方祚来岁』却似青铜器上突然生出的缠枝纹,庄严中见灵动,此正见唐人化古为新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