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雍和二章创作背景
唐开元年间,玄宗李隆基命张说改制郊庙乐章,以彰显盛唐气象。《雍和二章》作为享太庙乐章之一,承《诗经·周颂》遗韵,融礼乐精髓,以雍穆之音祭祀先祖。
礼制渊源:
"雍和"取自《诗经》"有来雍雍"之意,象征祭祀时庄重和悦的氛围。诗中"俎豆有馥""鼓钟管磬"等句,直溯《周礼》"以乐祀享"传统,再现太庙陈设太牢、奏雅乐之景。张说巧妙化用《尚书·说命》"若作和羹"典故,将傅说比作调和鼎鼐的贤臣,暗喻开元贤才济济。
天宝气象:
"火传阳燧,水溉阴精"二句,典出《淮南子》,以钻木取火、铜镜聚光喻礼器之神圣。玄宗时期太庙祭祀极尽考究,据《旧唐书》载,牲需"色纯骍刚",乐必"宫悬四面",诗中"角握之牡""肃唱和鸣"正是此般礼制盛况的文学投射。
政治隐喻:
末句"皇皇后祖,来我思成"暗合《商颂》"绥我思成",既是对祖先德业的追慕,亦隐含玄宗以"成康之治"自期的抱负。张说以精炼的四言句式,将祭祀场景、历史典故与政治理想熔铸一体,成就这篇雍容典雅的庙堂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