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享懿德太子庙乐章·登歌酌鬯创作背景
暮色苍茫中的大唐神龙年间,长安城南的懿德太子庙内,青铜礼器泛着幽光。这首《登歌酌鬯》诞生于中宗李显为长子李重润(追谥懿德太子)举行的盛大祭礼中,彼时距离这位十九岁即遭武则天杖杀的皇孙离世已逾五年。
史载李重润因私议张易之兄弟专权而获罪,其悲剧命运实为武周晚期权力倾轧的缩影。中宗复位后,以"玉裕虽晦,铜楼可想"的含蓄笔法,既暗喻太子如美玉蒙尘的早夭,又以"铜楼"典故(汉武帝为太子建铜雀台)暗示未竟的储君之位。
乐章中"弦诵辍音"的寂寥与"币帛言设"的隆重形成张力,折射出特殊历史情境下的复杂情感——既是父亲对爱子的私哀,更是王朝对正统继承制度的重申。当太常寺乐工唱响这阙雅乐时,袅袅升腾的鬯酒香气中,一个家族与一个时代的伤痛被悄然织进郊庙祭祀的庄严礼制之中。
(注:鬯[chàng],古代祭祀用的香酒,以郁金草合黑黍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