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苍茫处,长安的宫阙披着晚唐的余晖。当《享章怀太子庙乐章》的雅乐在郊庙间响起,那些鎏金编钟震颤的不仅是音律,更是一个王朝对礼乐复兴的深沉寄托。
章怀太子李贤——这位曾被武则天废黜的储君,在开元盛世的追谥中获得了迟来的平反。玄宗命人重制庙乐时,太常寺的乐官们以青铜器般的庄重笔触,将"文舞送,武舞迎"的仪式凝练成四句鎏金诗行。"羽籥崇文"与"干鏚奋武"的转捩间,暗含着对太子文武兼修却壮志未酬的隐喻。那疏朗的七言句式,恰似唐代宫廷乐舞的进退轨迹,每一步都踏在《周礼》"六代之舞"的古老图谱上。
细辨"用舍繇来其有致"的用典,可见乐官对《论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化用。这既是对太子命运的哀矜,亦折射出开元年间"制礼作乐"的政治哲学——当玄宗在骊山华清宫排练《霓裳羽衣曲》时,南郊的庙堂雅乐正以这般刚柔相济的舞容,演绎着儒家"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治世理想。最后的"乐太平"三字,既是告慰逝者的安魂曲,更是写给盛世的鎏金颂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