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冬,唐玄宗夜梦玄元皇帝告以"吾在城西南久矣,当与汝于兴庆相见",遂遣使于长安西南掘得老子玉像,迎置兴庆宫大同殿供奉。此梦兆被视作"圣祖显化",成为《太清宫乐章》创作之契机。
天宝元年(742年)正月,玄宗亲祀太清宫,诏太常卿韦绦创制祭乐。时值盛唐道教鼎盛之际,朝廷设崇玄馆、立道举制度,太清宫作为皇室家庙与道教祖庭的双重圣地,其乐章创作尤显庄重。乐工们以"云輧御气"暗合《庄子·逍遥游》的列子御风意象,"芝盖随风"则化用汉乐府《华烨烨》"神之斿,过天门"的仪仗描写,将道教飞升思想与皇家祭祀仪轨完美融合。
四时禋祀的盛况,实为开元盛世的文化投射。据《旧唐书·礼仪志》载,是年"万国来同"非虚言,新罗、日本等国遣使参与祭典,长安城朱雀大街"百僚斋宿于道,法驾陈设如南郊礼"。乐章中"灵心暗通"之语,恰是玄宗时期"以道治国"政治理念的艺术呈现,将宗教体验升华为天人感应的国家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