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德明兴圣庙乐章·兴圣酌献创作背景
唐开元年间,玄宗为追尊先祖德明皇帝(李暠)与兴圣皇帝(李昞)而重修庙制,命太常寺创制《德明兴圣庙乐章》。此篇《兴圣酌献》乃祭祀时以清酒敬献兴圣皇帝之乐歌,承载着盛唐皇室"慎终追远"的礼乐精神。
历史渊源
- 庙制沿革:据《旧唐书·礼仪志》载,开元十年(722年)诏令"德明、兴圣二庙,每岁四时享祭",将西凉开国君主李暥(追尊德明皇帝)与李昞(唐高祖之父,追尊兴圣皇帝)同列庙享,体现李唐王朝对陇西李氏正统性的建构。
- 乐章功能:此篇属"酌献"环节专用乐章,配合《雍和》之曲演奏,《乐府诗集》注:"皇帝行酌献礼时,奏此辞以通神明"。
文本意象解读
"閟宫静谧"四句以肃穆庙堂、礼器周陈起兴,暗合《周礼》"以乐致神"的传统;"震澹存诚"典出《礼记·祭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而"遥源之祚"更将陇西李氏血脉上溯至汉代李广("天汉灵长"),折射出唐代皇室通过祭祀文学重构家族记忆的政治意图。
艺术价值
此篇虽为仪式用辞,然骈散相间的句式与"百末重觞"(注:百末指多种香草酿制的祭酒)的意象经营,仍可见盛唐庙堂文学"典丽宏赡"的特质,堪称礼乐文化与诗性语言结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