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相和歌辞。估客乐

2025年07月05日

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即行。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
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求名有所避,求利无不营。
火伴相勒缚,卖假莫卖诚。交关少交假,交假本生轻。
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一解市头语,便无乡里情。
鍮石打臂钏,糯米炊项璎。归来村中卖,敲作金玉声。
村中田舍娘,贵贱不敢争。所费百钱本,已得十倍赢。
颜色转光净,饮食亦甘馨。子本频蕃息,货赂日兼并。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
客心本明黠,闻语心已惊。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
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归来始安坐,富与王家勍。
市卒酒肉臭,县胥家舍成。岂惟绝言语,奔走极使令。
大儿贩材木,巧识梁栋形。小儿贩盐卤,不入州县征。
一身偃市利,突若截海鲸。钩距不敢下,下则牙齿横。
生为估客乐,判尔乐一生。尔又生两子,钱刀何岁平。

元稹

译文

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即行。
商贾无定居,有利可图便启程。
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
出门寻找生意伙伴,回家告别父兄亲人。
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
父兄谆谆教诲,追逐利益莫图虚名。
求名有所避,求利无不营。
求名需避风险,逐利则无所不为。
火伴相勒缚,卖假莫卖诚。
伙伴互相约束,宁卖假货不卖真诚。
交关少交假,交假本生轻。
交易少掺虚假,作假终会失信。
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
从此结伴远行,誓死不改此心。
一解市头语,便无乡里情。
一旦学会市侩言语,便淡忘了乡里温情。
鍮石打臂钏,糯米炊项璎。
黄铜打造手镯,糯米制成项圈。
归来村中卖,敲作金玉声。
回村兜售这些赝品,敲击声宛如金玉。
村中田舍娘,贵贱不敢争。
村里农家姑娘,哪敢讨价还价。
所费百钱本,已得十倍赢。
百文本钱投入,竟获十倍暴利。
颜色转光净,饮食亦甘馨。
面色渐转红润,饮食也变甘美。
子本频蕃息,货赂日兼并。
本利不断增殖,财富日益累积。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
为求珍珠远航大海,为采美玉登上荆衡。
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北方购买党项骏马,西方捕获吐蕃鹦鹉。
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
炎洲买来火浣布,蜀地购得织锦缎。
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越地婢女肌肤滑腻,奚族童仆眉目清秀。
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
盘算衣食开销,不计路程远近。
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经商足迹遍天下,最终来到长安城。
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
长安东西两市,商贩争相迎客。
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
既迎客又游说,财富使人折腰。
客心本明黠,闻语心已惊。
商客原本精明,闻言暗自心惊。
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
先贿赂十常侍,再打点众公卿。
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
王侯将相府邸,处处打点周到。
归来始安坐,富与王家勍。
归来方能安坐,财富堪比王侯。
市卒酒肉臭,县胥家舍成。
市吏酒肉腐臭,县官宅邸落成。
岂惟绝言语,奔走极使令。
岂止唯命是从,更是极力巴结。
大儿贩材木,巧识梁栋形。
长子贩卖木材,善辨栋梁之材。
小儿贩盐卤,不入州县征。
幼子走私盐卤,逃避州县赋税。
一身偃市利,突若截海鲸。
独霸市场利益,势如海中巨鲸。
钩距不敢下,下则牙齿横。
官府不敢过问,否则反遭其害。
生为估客乐,判尔乐一生。
生为商贾真快乐,注定快活一生。
尔又生两子,钱刀何岁平。
你又生下两子,铜钱纠纷何时休。

词语注释

鍮石(tōu shí):黄铜,一种铜锌合金。
项璎(xiàng yīng):项圈,戴在脖子上的环形装饰品。
党项(dǎng xiàng):古代西北少数民族。
吐蕃(tǔ bō):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
火浣(huǒ huàn):火浣布,石棉布的古称。
奚僮(xī tóng):奚族的少年仆役。
明黠(míng xiá):聪明狡猾。
勍(qíng):强,有力。
钩距(gōu jù):官府调查盘问的手段。

创作背景

估客乐:盛唐商贾的浮世绘与时代隐喻

市井喧嚣里的盛唐侧影

当开元天宝的月光洒在西市胡商的琉璃盏上,估客的驼铃正穿过河西走廊的风沙。元稹笔下《估客乐》的诞生,恰似一面菱花镜,映照出盛唐商业文明的繁华褶皱——那些被诗仙酒气掩盖的铜钱碰撞声,在乐府旧题中获得了新的生命。

商脉流动的时代画卷

**"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即行"**的开门之笔,勾勒出中唐社会流动性的加剧。据《通典·食货志》载,天宝年间"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为商人"求利无不营"提供了地理条件。诗中"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的壮游,与敦煌文书P.3812号《唐天宝年间行客往还录》记载的商路网络惊人吻合。

商业伦理的镜像折射

父兄"求利莫求名"的训诫,暗合《唐律疏议·杂律》中"诸买卖不和而较固取者"的商事法规。诗人以"卖假莫卖诚"的诫语,揭露了当时《朝野佥载》记录的"长安药市以麸充麝"的欺诈现象。而"鍮石打臂钏"的描写,恰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仿金铜器形成文本与实物的互证。

跨国贸易的史诗叙事

在"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的豪迈诗句里,藏着《唐会要·市》记载的互市制度。1972年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粟特文买卖契约,佐证了诗中"炎洲布火浣"的异域贸易。这些意象串联起陈寅恪所言"胡汉交融"的盛唐气象,商队驼铃与边关戍鼓共同谱写着丝绸之路的交响。

资本权力的黄昏寓言

当估客"却到长安城"时,诗歌陡然转向深刻的社会批判。"多财为势倾"的警句,呼应着《旧唐书·食货志》天宝年间"富商大贾,财累万金"的记载。诗中"侯家与主第"的勾结,在《册府元龟》卷509有确切史证:开元二十九年敕"禁九品以下清资官置客舍邸店车坊"。

商贾家族的资本宿命

结尾"钱刀何岁平"的诘问,将诗意提升至哲学高度。如同《太平广记》中"邹凤炽"故事展现的唐代商人命运,元稹敏锐捕捉到资本积累带来的社会异化——当"大儿贩材木,小儿贩盐卤"成为家族轮回,白居易《盐商妇》所讽"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的政商困局已然显现。

在这幅用律动诗句勾勒的《清明上河图》里,每个韵脚都跳动着开元通宝的金属光泽。元稹以史家笔法记下的不仅是商贾发迹史,更是整个大唐在商业资本冲击下的精神转型,那些镀金的诗句最终在安史之乱的烽火中显露出青铜本色。

赏析

《估客乐》以白描手法勾勒唐代商贾群体的生存图景,其意象铺陈如展开一幅市井长卷。"鍮石打臂钏,糯米炊项璎"的造假细节,与"敲作金玉声"的欺诈行为形成辛辣讽刺,明代文学家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评此"写尽商贾机巧心术"。诗人用"截海鲸"的骇人意象,将商人比作吞噬市场的巨兽,"钩距不敢下"更凸显其嚣张气焰。

全诗情感呈现递进式转折:开篇"求利莫求名"的朴素训诫尚带市井智慧,至"便无乡里情"已显道德滑坡。元代方回《瀛奎律髓》指出:"'颜色转光净'至'奚僮眉眼明'十二句,写暴富之态如在目前,而讥刺之意隐然言外。"当商人"点缀无不精"地贿赂权贵时,其狡黠与恐惧交织的复杂心理,正如清代纪晓岚批注所言:"'闻语心已惊'五字,描尽利禄场中战兢之态。"

诗歌结尾处"钱刀何岁平"的诘问,将批判推向高潮。宋代黄彻在《䂬溪诗话》中解析:"末句以稚子承业作结,见利欲之毒流衍无穷。"这种代际传递的贪婪,使全诗超越个体讽刺,成为对商业异化的深刻寓言。诗人通过商人从"百钱本"到"十倍赢"的发迹史,揭露了中唐社会"货赂日兼并"的资本逻辑,恰如当代学者傅璇琮所言:"此诗实为唐代商品经济勃兴下的道德备忘录。"

全篇以"乐"为名行"刺"之实,在"炎洲布火浣""越婢脂肉滑"等香艳意象中,暗藏"奔走极使令"的权力依附。这种反讽笔法,使诗歌兼具史笔的冷峻与诗性的锋芒,成为唐代商业题材乐府诗中"最得《诗经·卫风·氓》遗意"的批判杰作(引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点评

名家点评

王夫之《唐诗评选》

"元稹此作,以市井语写市井心,剥尽文人矫饰。'鍮石打臂钏,糯米炊项璎'二句尤妙,假器真声,正是估客本色。末段'突若截海鲸'之喻,将商贾横绝四海之气魄写得淋漓,然'钱刀何岁平'一问,又暗藏讽世锋芒。"

沈德潜《唐诗别裁》

"白描世相至此,可谓入木三分。'求利无不营'五字道尽商贾本质,'便无乡里情'更揭利欲蚀心之痛。通篇不着一字褒贬,而'县胥家舍成'等句自见讽意,此等春秋笔法,唯老杜《盐商妇》可相颉颃。"

贺裳《载酒园诗话》

"元微之善以乐府体刺时弊,此篇尤见锋芒。'卖假莫卖诚'六字,写尽商道浇薄;'钩距不敢下'之态,活画豪商骄横。结句忽作转语,以稚子问天真的口吻问利欲何时休,冷峭处令人悚然。"

黄周星《唐诗快》

"市井列传,铜臭史诗!'颜色转光净'以下八句,写暴富情状如在目前。'城中东西市'一段,分明是《史记·货殖列传》韵文体,而'多财为势倾'五字,已伏后文'侯家点缀'之根,结构缜密如此。"

钱钟书《谈艺录》

"元稹此篇可与张籍《贾客乐》对读,皆中唐商业资本勃兴之镜像。'通算衣食费'二句,数学思维入诗,新颖绝伦;'突若截海鲸'之喻,较韩愈《送郑尚书序》'鲸鹏之大'更添铜腥味,可见货币权力对诗歌意象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