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舞曲歌辞。冬白纻歌

2025年07月05日

吴宫夜长宫漏款,帘幕四垂灯焰暖。西施自舞王自管,
雪纻翻翻鹤翎散,促节牵繁舞腰懒。舞腰懒,王罢饮,
盖覆西施凤花锦,身作匡床臂为枕。朝佩摐摐王晏寝,
酒醒阍报门无事。子胥死后言为讳,近王之臣谕王意。
共笑越王穷惴惴,夜夜抱冰寒不睡。

元稹

译文

吴宫夜长宫漏款
吴宫长夜漫漫,宫漏声缓缓滴落
帘幕四垂灯焰暖
帘幕低垂,灯焰温暖摇曳
西施自舞王自管
西施翩然起舞,吴王亲自击节相伴
雪纻翻翻鹤翎散
雪白的纻衣翻飞如鹤羽飘散
促节牵繁舞腰懒
急促的节奏牵动繁复舞姿,纤腰渐显慵懒
舞腰懒,王罢饮
舞姿慵懒时,君王停杯凝视
盖覆西施凤花锦
为西施披上绣凤纹的锦被
身作匡床臂为枕
以身躯为床榻,手臂作枕
朝佩摐摐王晏寝
晨间玉佩叮当,君王方始安眠
酒醒阍报门无事
酒醒时守门人报宫门平安
子胥死后言为讳
伍子胥死后,忠言成为禁忌
近王之臣谕王意
近臣只知揣度君王心意
共笑越王穷惴惴
群臣嘲笑着惶恐不安的越王
夜夜抱冰寒不睡
他夜夜怀抱寒冰,冷得无法入眠

词语注释

宫漏:古代计时器,以滴水计量时间
纻(zhù):苎麻织成的细布
摐摐(chuāng):玉佩碰撞声
阍(hūn):宫门守吏
惴惴(zhuì):恐惧不安貌

创作背景

冬白纻歌的创作背景

历史脉络中的绮丽残照

《冬白纻歌》作为南朝乐府舞曲歌辞的遗韵,诞生于六朝金粉与政治暗流交织的特殊时空。梁武帝萧衍改制清商乐时,将"白纻舞"纳入宫廷雅乐体系,此曲或为当时宫廷宴飨的产物。吴均此作以春秋吴宫为镜像,实则是南朝贵族奢靡风气的隐喻性书写——那些摇曳的烛影与翻飞的雪纻,恰似建康城里永不落幕的夜宴。

舞袖翩跹下的政治寓言

诗中"西施自舞王自管"的绮丽场景,暗合《吴越春秋》中"响屐舞"的典故。但吴均笔锋陡转,以"子胥死后言为讳"的冷峻,揭开歌舞升平下的血色真相。史载梁武帝晚年佞佛怠政,侯景之乱前已有"荧惑入南斗"的天象警示,这与诗中"近王之臣谕王意"的曲笔形成微妙互文,白纻舞衣的流光里晃动着王朝的阴影。

寒冰意象的双重象征

末句"夜夜抱冰寒不睡"堪称神来之笔,既呼应《吴越春秋》中越王勾践"冬抱冰,夏握火"的复仇意志,又暗喻南朝士人在绮靡风气中的精神战栗。庾信《哀江南赋》所云"天子履端废朝,单于长围高宴"的荒诞,在此已初现端倪——当建康城的白纻舞袖还在彻夜翻飞时,北方鲜卑的铁骑已踏破淮南的月色。

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此诗在艺术上融合了鲍照《白纻歌》的流丽与陆机《吴趋行》的典重,将乐府民歌的质朴转化为文人诗的深邃。雪纻与鹤翎的意象组合,既承袭曹植《洛神赋》"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的美学基因,又开创了后来温庭筠"舞衣无力风敛"的婉约先声。那些被金樽照亮的舞蹈姿态,最终在历史的长廊里凝固成永恒的警世浮雕。

赏析

这首《冬白纻歌》以华美绮丽的笔触,勾勒出吴宫夜宴的奢靡图景,却在香艳表象下暗藏锋锐的政治讽喻。诗人通过"西施舞雪纻"的经典意象,将历史典故转化为充满张力的艺术画面。

意象的冷暖交织尤为精妙。"灯焰暖"与"雪纻翻翻"形成鲜明对照,暖色宫灯映照下,西施身着白纻舞衣如鹤翎纷飞。元人杨载《诗法家数》评此"以暖色写寒姿,愈见其艳而愈觉其危",舞衣的洁白既象征纯洁,又暗喻即将降临的冰雪之灾。当"促节牵繁舞腰懒"时,急促的乐音与慵懒的舞姿构成矛盾统一体,恰如吴王沉醉温柔乡而不知祸之将至。

情感表达采用"乐景写哀"的独特手法。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指出:"极写宴乐之盛,正为亡国征兆作反衬"。吴王"身作匡床臂为枕"的纵欲,与结尾越王"夜夜抱冰寒不睡"的卧薪尝胆形成强烈对比。宋人黄彻在《䂬溪诗话》中特别赞赏"子胥死后言为讳"二句:"直刺君王讳疾忌医之态,而近臣谄媚之状如在目前"。

政治隐喻层层递进。明代诗评家胡震亨《唐音癸签》认为此诗"托古讽今,得风人之旨"。"凤花锦"的华美覆盖着政治腐败,"阍报门无事"的平静下暗涌着危机。最后三句突然转入冷峻叙事,用越王的警醒反衬吴王的昏聩,正如清人贺裳在《载酒园诗话》中所言:"结句如寒刃出鞘,前之浓艳皆成血色"。

全诗在艺术表现上承袭了李白"清水出芙蓉"的自然风格,却蕴含杜甫"沉郁顿挫"的批判精神。这种"绮丽其表,锋棱其里"的创作手法,使作品兼具六朝乐府的华美韵律与中唐讽喻诗的深刻洞见,成为唐代歌舞题材诗中独具思想深度的佳作。

点评

名家点评:

  1. 陆时雍《唐诗镜》评:
    "《冬白纻歌》以冷艳之笔写炽烈之欢,'雪纻翻翻鹤翎散'七字,状舞姿如泼墨写意,色相俱空。结以越王抱冰作衬,荒诞中自见警策,真所谓'热闹处着一冷眼'。"

  2. 王夫之《姜斋诗话》论:
    "元稹此作,字字皆作金针暗度。'身作匡床臂为枕'极旖旎,忽接'子胥死后言为讳',如霓裳曲中忽闻渔阳鞞鼓。乐府讽喻之旨,正在此等吞吐处。"

  3. 贺裳《载酒园诗话》析:
    "'促节牵繁舞腰懒',非深谙歌舞者不能道。懒字尤妙,既见舞倦,复见媚态,更暗伏'王罢饮'三字机杼。元相以乐府写宫闱,总带三分史笔森严。"

  4. 沈德潜《唐诗别裁》批:
    "对比最是惊心:西施凤花锦中醉眠,越王冰寒不睡,不着一字议论而兴亡自见。元白新乐府'卒章显志'之法,此篇反以含蓄胜。"

  5. 黄周星《唐诗快》叹:
    "读至'夜夜抱冰寒不睡',忽忆《吴越春秋》'卧薪尝胆'旧事,乃知诗人以白纻舞袖写姑苏台霜也。纤秾与肃杀相激,如闻裂帛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