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相和歌辞。栖乌曲二首

2025年07月05日

蛾眉曼脸倾城国,鸣环动佩新相识。
银汉斜临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灯光。
画舸双艚锦为缆,芙蓉花发莲叶暗。
门前月色映横塘,感郎中夜渡潇湘。

方平

译文

蛾眉曼脸倾城国
弯弯的眉毛,娇美的容颜,倾国倾城
鸣环动佩新相识
环佩叮当,初次相识便心生欢喜
银汉斜临白玉堂
银河斜斜地映照着白玉般的厅堂
芙蓉行障掩灯光
芙蓉图案的屏风掩映着灯光
画舸双艚锦为缆
华丽的画船,双桨轻摇,锦缎作缆
芙蓉花发莲叶暗
芙蓉盛开,莲叶幽暗
门前月色映横塘
门前的月光映照着横塘
感郎中夜渡潇湘
感动于郎君深夜渡江前来相见

词语注释

蛾眉 (é méi): 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美丽的眉毛
曼脸 (màn liǎn): 娇美的面容
倾城国 (qīng chéng guó): 形容女子美貌足以倾覆国家
鸣环动佩 (míng huán dòng pèi): 环佩叮当作响,形容女子行走时的声音
银汉 (yín hàn): 银河
白玉堂 (bái yù táng): 白玉般的厅堂,形容华美的居所
芙蓉行障 (fú róng xíng zhàng): 绣有芙蓉图案的屏风
画舸 (huà gě): 装饰华丽的船
双艚 (shuāng cáo): 双桨
横塘 (héng táng): 地名,泛指水塘
潇湘 (xiāo xiāng): 潇水和湘江,泛指湖南地区

创作背景

暮色渐沉时,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笔端流淌出《栖乌曲二首》的绮丽。这位深宫中的帝王诗人,在侯景之乱前的承平岁月里,将建康城的夜色酿成了文字的蜜。

"蛾眉曼脸倾城国"的起句,犹见齐梁体特有的绮艳。彼时宫廷盛行"永明体"诗风,沈约的"四声八病"之说正浸润着文坛。简文帝以"鸣环动佩"写新识佳人,环佩叮咚间暗藏《洛神赋》的遗韵。史载其"雅好题诗",在玄圃园与文士唱和时,常以这般华美辞藻描摹宫闱情事。

"银汉斜临白玉堂"处,银河倾泻的意象与汉代乐府《相逢行》"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遥相呼应。六朝人尚白玉,建康宫城确以白石筑阶,《南史》载简文帝"居处服玩,极雕饰之美"。那盏被"芙蓉行障"半掩的宫灯,或许正照着太子西省的书案,案头堆叠着新编的《玉台新咏》。

画舸锦缆的描绘,恰与《梁书》"龙舟彩舸,照耀川陆"的记载印证。梁武帝在位时,秦淮河上确有这样的奢华画舫,载着贵族们赏荷听曲。"莲叶暗"三字却透出微妙转折,正如《颜氏家训》评此时诗风"趋末弃本,率多浮艳",繁华背后已见阴影。

末句"中夜渡潇湘"的典故,暗藏湘妃泣竹的哀婉。简文帝作此诗时未必预见自己未来的命运——数年后他将死于侯景之手。但月色横塘的意象,已不经意间泄露了宫体诗人们集体无意识里的忧惧,就像后来庾信在《哀江南赋》里追忆的:"月夜琼楼,风光绮丽,一朝倾覆,同归尘土。"

赏析

《相和歌辞·栖乌曲二首》以绮丽婉约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夜半幽会的朦胧画卷。诗中"蛾眉曼脸倾城国"一句,化用《汉书·外戚传》"一顾倾人城"典故,以极致夸张的笔法突显女子容色之绝,而"鸣环动佩"四字则通过听觉意象暗示其步履轻盈、仪态翩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评此"以声写形,尽得风流"。

"银汉斜临白玉堂"构建出天人相应的神秘意境,银河倾泻与玉堂辉映,既暗示时辰已至夜半,又隐喻爱情的超凡脱俗。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指出:"芙蓉行障掩灯光"中"掩"字最见匠心,既写实描摹屏风遮光之景,又暗含情事隐秘的象征,与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异曲同工。

下阕"画舸双艚锦为缆"转入水上场景,富丽堂皇的舟船装饰与"芙蓉花发"的自然意象形成奇妙交融。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特别赏析"莲叶暗"三字:"以视觉的渐暗表现时间的流逝,更暗喻情愫的幽深难测,较之南朝乐府'置莲怀袖中'更显含蓄蕴藉"。

结句"感郎中夜渡潇湘"将情感推向高潮,"中夜"呼应前文银河斜临的时辰,"潇湘"典故既实指水域又暗含娥皇女英的相思意象。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认为此句"以地理空间的跨越,完成心理空间的升华,使艳情题材获得神话般的永恒质感"。全诗在月色横塘的静谧中戛然而止,留下无尽余韵,恰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绝佳诠释。

点评

  • **王夫之《唐诗评选》**评首章"银汉斜临"句云:"'斜临'二字,写尽银河入户之态,恍见星辉浸玉堂。后接芙蓉掩灯,顿生光影迷离之致,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 **沈德潜《说诗晬语》**论次章末句曰:"'中夜渡潇湘'五字,含不尽之思。月色横塘与芙蓉暗叶相映,而郎君夜渡之情景,俱在烟水渺茫中。"

  • **黄生《唐诗笺注》**总评云:"双艚锦缆极写富丽,忽接'莲叶暗'三字,便转出幽邃之思。前之鸣环动佩,后之夜渡潇湘,俱在这明暗交替处见真章。"

  • **贺裳《载酒园诗话》**赞其声律:"'蛾眉曼脸'与'芙蓉花发'两用连绵词,如珠玉相叩;'银汉斜临'与'月色横塘'皆以天文映地理,遂使绮丽中自具清空之气。"

  • **方东树《昭昧詹言》**点明结构之妙:"前首新相识之光艳,后首久相思之怅惘,两章如乐府之上下阕。'倾城国'与'渡潇湘'遥相呼应,见美人之姿终化江湖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