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 撰

公元前290年-公元前235年

吕不韦,战国末期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曾任秦国丞相,主持编纂《吕氏春秋》。

生平

公元前290年

出生

公元前265年

经商致富,成为巨贾

公元前259年

结识秦公子异人(子楚),开始政治投机

公元前251年

资助异人回国即位,成为秦庄襄王

公元前250年

被任命为秦国丞相,封文信侯

公元前249年

主持秦国朝政,推行一系列政策

公元前247年

秦王政(秦始皇)即位,吕不韦继续担任丞相

公元前239年

主持编纂《吕氏春秋》,集百家思想

公元前237年

因嫪毐之乱受牵连,被免去丞相职务

公元前235年

被秦王政逼迫自杀

诗作

暂无诗作

同时代人物

比吕不韦 撰小10岁

李斯

-280年--208年

李斯,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后成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助手,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政策。晚年因赵高陷害,被秦二世处死。

比吕不韦 撰小10岁

韩非

-280年--233年

韩非,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贵族,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学说以法治为核心,主张君主专制和严刑峻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比吕不韦 撰大50岁

屈原

-340年--278年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诗人,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提倡‘美政’,主张联齐抗秦,但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流放。最终因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投汨罗江自尽。其代表作《离骚》《九章》《九歌》等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比吕不韦 撰小50岁

尉佗

-240年--137年

南越国开国君主,原为秦朝将领,秦末动乱时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后臣服于汉朝。

比吕不韦 撰大79岁

庄子及门徒

-369年--286年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逍遥无为,对后世影响深远。其门徒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学说。

比吕不韦 撰大79岁

庄周

-369年--286年

庄周,即庄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追求逍遥自由的生活,其著作《庄子》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