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及门徒

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逍遥无为,对后世影响深远。其门徒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学说。

生平

公元前369年

庄子出生(约公元前369年)

公元前350年

庄子游学齐国,接触各家思想

公元前340年

庄子开始著书立说,传播道家思想

公元前330年

庄子与惠施辩论,留下‘濠梁之辩’等典故

公元前320年

庄子拒绝楚威王聘相,坚持隐居生活

公元前310年

庄子门徒逐渐形成,传承其学说

公元前300年

庄子完成《庄子》(《南华经》)主要篇章

公元前286年

庄子去世(约公元前286年)

公元前280年

庄子门徒整理并传播《庄子》

公元前250年

庄子学说在战国末期逐渐扩大影响

诗作

暂无诗作

同时代人物

与庄子及门徒同年出生

庄周

-369年--286年

庄周,即庄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追求逍遥自由的生活,其著作《庄子》对后世影响深远。

比庄子及门徒大3岁

孟子及弟子

-372年--289年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其思想核心为“性善论”,主张仁政和王道,强调民本思想。孟子周游列国,宣扬儒家学说,弟子众多,影响深远。

比庄子及门徒大3岁

孟子及其弟子

-372年--289年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其思想核心为“仁政”和“性善论”,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孟子周游列国,宣扬其政治主张,弟子众多,影响深远。

比庄子及门徒小29岁

屈原

-340年--278年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诗人,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提倡‘美政’,主张联齐抗秦,但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流放。最终因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投汨罗江自尽。其代表作《离骚》《九章》《九歌》等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比庄子及门徒小79岁

吕不韦 撰

-290年--235年

吕不韦,战国末期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曾任秦国丞相,主持编纂《吕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