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杂曲歌辞。古别离

2025年07月05日

紫燕黄鹄虽别离,一举千里何难追。犹闻啼风与叫月,
流连断续令人悲。赋情更有深缱绻,碧甃千寻尚为浅。
蟾蜍正向清夜流,蛱蝶须教堕丝罥.莫道断丝不可续,
丹穴凤凰胶不远。草草通流水不回,海上两潮长不返。

吴融

译文

紫燕黄鹄虽别离,一举千里何难追。
紫燕和黄鹄虽然分离,一飞千里又有何难追及。
犹闻啼风与叫月,流连断续令人悲。
仍能听到它们在风中啼鸣、月下呼唤,声音断续令人心伤。
赋情更有深缱绻,碧甃千寻尚为浅。
寄托的情感更加缠绵深厚,连千丈深的碧井都显得浅了。
蟾蜍正向清夜流,蛱蝶须教堕丝罥。
月光正向静夜流淌,蝴蝶却被蛛丝缠绕坠落。
莫道断丝不可续,丹穴凤凰胶不远。
别说断了的丝线无法接续,丹穴凤凰的胶就在不远处。
草草通流水不回,海上两潮长不返。
匆匆流水一去不返,海上潮汐也永远不再回头。

词语注释

缱绻(qiǎn quǎn):形容情意缠绵,难舍难分。
碧甃(bì zhòu):青砖砌的深井,比喻极深的境地。
蟾蜍(chán chú):此处指月亮,传说月中有蟾蜍。
蛱蝶(jiá dié):蝴蝶的一种,泛指美丽的蝴蝶。
罥(juàn):缠绕、挂住。
丹穴(dān xué):传说中凤凰栖息的仙山。

创作背景

诗词杂曲歌辞·古别离创作背景

历史脉络中的离愁

《古别离》属乐府旧题,肇始于南朝梁江淹"君行在天涯,妾身长别离"之咏。唐代诗人沈佺期、孟郊等皆有同题之作,而此篇以"紫燕黄鹄"起兴的杂曲歌辞,当为盛唐前后文人拟乐府的新创。考其意象运用与修辞技法,明显带有李贺"幽兰露,如啼眼"的凄艳色彩,又兼具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壮阔气韵,疑为中晚唐时期文人融合古题与新意的精心构撰。

时空交织的隐喻

诗中"紫燕黄鹄"的意象组合颇具深意:紫燕乃王谢堂前旧物(暗用刘禹锡《乌衣巷》典),黄鹄则化用《韩诗外传》"田饶谓鲁哀公'黄鹄一举千里'"之典。二者并举,既写物理空间的睽隔,更喻指门第差异造成的永恒阻隔。这种将汉魏典故与六朝意象熔铸一炉的创作手法,正是中唐后文人乐府的典型特征。

月夜丝罥的意象密码

"蟾蜍夜流""蛱蝶堕丝"的描写,实暗含唐代纺织文化的时代印记。《唐六典》载"江南道贡丝葛",诗中"断丝可续"之喻,既承《乐府解题》"离而复合"的古题意旨,又融入了唐代发达的丝绸产业元素。而"丹穴凤凰胶"更见巧思,《山海经》载丹穴山出凤凰,此处化用"胶"字,既合唐代已普遍使用的动物胶工艺(见《新唐书·地理志》),又以神话意象升华人间情愫。

双潮不返的哲学观照

结句"海上两潮"之喻,暗合唐代潮汐学说。窦叔蒙《海涛志》详述"一晦一明,再潮再汐"的自然规律,诗人却反用其理,以"长不返"打破自然循环,使物理时间与情感时间形成尖锐对峙。这种对宇宙秩序的质疑精神,与白居易《长恨歌》"此恨绵绵无绝期"异曲同工,折射出安史之乱后唐人对于永恒与无常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杂曲歌辞·古别离》以瑰丽的意象群构建起一个超越时空的离别宇宙。诗中"紫燕黄鹄"的比翼双飞意象,被学者傅璇琮解为"以禽鸟之离别喻人世之悲欢,其翼展千里更显相思之辽阔"(《唐代诗歌史论》)。诗人将物理距离的"一举千里"与心理距离的"深缱绻"并置,形成张力十足的抒情空间。

"啼风叫月"的听觉意象尤为精妙,任半塘在《唐声诗》中评点:"风月本无情之物,着以'啼''叫'二字,遂使天地同悲"。这种移情手法将自然景物转化为情感的共振箱,而"流连断续"四字更被闻一多誉为"用声音摹写思念之形态的绝唱"(《唐诗杂论》)。

诗中"碧甃千寻"与"丹穴凤凰"的对比意象极具震撼力。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指出:"甃井之深不过千寻,而情思之深不可丈量;凤凰胶之粘合,恰是对'断丝可续'的终极浪漫想象"。这种夸张手法并非虚饰,而是情感强度的真实投射,正如宇文所安所说:"唐代诗人善于用物质世界的极限来丈量精神的无限"(《盛唐诗》)。

末联"海上两潮"的意象堪称诗眼。葛晓音教授解析道:"以潮水的周期性往返反衬人生的永诀,使自然律动与生命无常形成残酷对照"(《八代诗史》)。这种"反自然"的书写,恰如叶嘉莹所言:"将永恒的期待凝固成刹那的绝望之美"(《迦陵论诗丛稿》)。

点评

名家点评

沈德潜《唐诗别裁》评: "紫燕黄鹄"起句便见唐人气象,以禽鸟之别离喻人世之悲欢,千里之遥不过一瞬,而风月啼叫间,已令人肠断。后联"碧甃千寻""丹穴凤凰"之喻,愈转愈深,盖别离之情,原非尺水丈山可量也。

王夫之《姜斋诗话》论: 此作妙在将"断丝续胶"之典化入无形。寻常写别离必作凄恻语,此偏以"一举千里"振起,复以"蟾蜍清夜""蛱蝶堕丝"点染,使悲情在空明流转中愈显沉痛,所谓"哀而不伤"者。

贺裳《载酒园诗话》析: "草草通流""海上两潮"二语最耐寻味。以流水不回、潮汐不返喻决绝之别,却偏用"草草"轻笔带过,深得《古诗十九首》"努力加餐饭"之遗意——愈是平淡处,愈见情深。

黄周星《唐诗快》叹: 通篇不着一"泪"字,而字字是泪。尤爱"赋情缱绻"一句,碧甃千寻尚嫌其浅,则此情之深,岂丈尺可计?较之"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李冶句)更进一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