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创作背景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春,唐玄宗李隆基命朝臣赋诗送别金城公主入蕃和亲,此诗即为奉诏应制之作。是时大唐与吐蕃历经多年战事后暂息干戈,金城公主继文成公主之后再度肩负"偃兵息民"之使命远嫁雪域,朝野皆视此为国家盛事。
诗中"割爱远和亲"暗合史载玄宗对金城公主"抚育宫中,赐赉丰渥"的记载,而"少女风游兑"化用《周易》兑卦象辞,喻指公主以柔德承国家之命。史家曾记公主携《毛诗》《礼记》等典籍入蕃,故"姮娥月去秦"之句既写长安送别之景,亦暗喻中原文明将如月华流照吐蕃。
"龙笛骊歌"的盛大仪仗与"桃李移春"的意象形成张力,《册府元龟》载此次送亲使团规模空前,而诗人独以"那堪"二字点出皇家骨肉分离之隐痛。此诗在应制诗的庄雅格调中,既颂天朝怀远之德,又寄诗人对这位宗室女子命运的深切慨叹,实为盛唐和亲题材中的隽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