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

公元1630年-公元1696年

屈大均,字翁山,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学者、抗清志士。其诗文豪迈激昂,充满民族气节,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

生平

公元1630年

屈大均出生于广东番禺。

公元1646年

清军攻陷广州,屈大均亲历国变,深受刺激。

公元1650年

清军再次攻占广州,屈大均参加抗清斗争。

公元1653年

屈大均出家为僧,法名今种,以示不与清廷合作。

公元1657年

屈大均还俗,游历江南,结交顾炎武等遗民志士。

公元1660年

屈大均北上游历,考察山川形势,联络抗清力量。

公元1662年

屈大均因参与抗清活动被清廷通缉,避居浙江。

公元1673年

三藩之乱爆发,屈大均积极联络反清势力。

公元1674年

屈大均赴广西投奔吴三桂,参与反清军事行动。

公元1678年

吴三桂病死,屈大均见大势已去,隐居著述。

公元1682年

屈大均完成《广东新语》,记录岭南风物与历史。

公元1696年

屈大均病逝于家乡,终年66岁。

不详

屈大均的著作《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等被清廷列为禁书。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

同时代人物

比屈大均小1岁

夏完淳

1631年-1647年

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明末抗清志士、诗人。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明亡后随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兵败被俘,不屈就义,年仅十六岁。其诗文慷慨激昂,充满爱国情怀,著有《南冠草》等。

比屈大均小1岁

陈恭尹

1631年-1700年

陈恭尹,字元孝,号独漉子,广东顺德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抗清志士,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其父陈邦彦为南明抗清烈士,陈恭尹继承父志,早年参与抗清活动,后隐居不仕,以诗文著称。

比屈大均大1岁

朱彝尊

1629年-1709年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著名文学家、学者、藏书家,与王士禛并称“南朱北王”。其学问渊博,擅长诗词古文,尤以词著称,是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之一。

比屈大均小1岁

彭孙遹

1631年-1700年

彭孙遹,字骏孙,号羡门,浙江海盐人。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康熙年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其诗文典雅,尤擅词赋,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初三大家”。

比屈大均大1岁

董以宁

1629年-1669年

董以宁,字文友,号宛斋,江苏武进人,清代初期文学家、诗人。

比屈大均小4岁

王士祯

1634年-1711年

王士祯,字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是清初文坛的领袖人物,倡导'神韵说',对清代诗坛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