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杂曲歌辞。古离别

2025年07月05日

君御狐白裘,妾居缃绮帱。粟钿金夹膝,花错玉搔头。
离别生庭草,征行断戍楼。蟏蛸网清曙,菡萏落红秋。
小胆空房怯,长眉满镜愁。为传儿女意,不用远封侯。

常理

译文

君御狐白裘,妾居缃绮帱
你身披雪白的狐裘御寒,我独居在浅黄的绸帐之中
粟钿金夹膝,花错玉搔头
金粟镶嵌的夹膝饰物华贵,花形交错的金钗点缀发间
离别生庭草,征行断戍楼
离别让庭院杂草丛生,你远行戍边音讯断绝
蟏蛸网清曙,菡萏落红秋
清晨蜘蛛结网檐角,红荷凋零秋意萧瑟
小胆空房怯,长眉满镜愁
胆怯独守空闺心惶惶,对镜画眉尽是愁绪
为传儿女意,不用远封侯
请记住儿女情长的心意,不贪求你立功封侯远方

词语注释

缃绮帱(xiāng qǐ chóu):浅黄色丝绸制作的帷帐
粟钿(sù diàn):用金粟镶嵌的饰品
夹膝(jiā xī):古代置于膝前的取暖器,此处指装饰品
蟏蛸(xiāo shāo):蜘蛛的一种,喜在屋檐结网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古称

创作背景

暮色苍茫处,有唐一代的离歌在《古离别》的丝竹声中渐次浮现。曲辞作者不详,然其笔底烟霞,分明浸透开元天宝年间的盛世浮尘与征戍悲声。

征戍离歌的时代底色
玄宗朝虽开"稻米流脂粟米白"的富庶,然府兵制崩坏后,"长征人"的戍边苦旅已成社会痼疾。诗中"征行断戍楼"之句,恰与杜甫"武皇开边意未已"形成互文,金钿玉搔的闺阁奢华与"蟏蛸网清曙"的荒戍景象,构成盛唐帷幕后的裂帛之声。

器物意象的隐喻系统
"狐白裘"取《礼记》"君衣狐白裘"之典,暗喻丈夫的士族身份;"缃绮帱"则用《西京杂记》中赵飞燕姐妹"缃绮为帐"的典故,勾勒出闺阁的绮丽囚笼。金夹膝与玉搔头这类妆奁器物,在"花错"的动词间渐次失色,恰似温庭筠"照花前后镜"的破碎镜像。

闺怨传统的嬗变
六朝宫体诗的脂粉气在此转向深沉,南朝江总《闺怨篇》的"屏风有意障明月"化为"长眉满镜愁"的时空凝固。末句"不用远封侯"的决绝,较王昌龄"悔教夫婿觅封侯"更添几分盛唐转衰时的幻灭感,与后来李益"早知潮有信"形成时代回响。

节候意象的双重叙事
"菡萏落红秋"以《楚辞》"芙蓉落而芰荷悴"的笔法,将《古诗十九首》的时序之感注入律诗体格。清曙蛛网与红秋残荷的蒙太奇,恰似吴道子地狱变相图的笔意,在绮丽辞藻下隐现安史之乱前的时代颤栗。

赏析

《杂曲歌辞·古离别》以精微的意象群构建起深婉的离愁图景。诗中"狐白裘"与"缃绮帱"形成冷暖色调的强烈对撞,正如《唐诗鉴赏辞典》所指出的:"贵族服饰的华美反衬出内心荒凉,锦衣玉食难抵相思蚀骨"。金玉器物的铺陈("粟钿""玉搔头")在"菡萏落红秋"的意象冲击下,印证了王尧衢《古唐诗合解》的评点:"极写闺中富丽,愈见别后凄凉"。

诗歌的空间转换极具张力。钱钟书在《谈艺录》中盛赞其"由闺阁至戍楼的时空跳接":室内"蟏蛸结网"的细微动态与塞外"征行断绝"的苍茫景象形成蒙太奇式拼接,这种手法被宇文所安称为"中唐诗歌空间艺术的典型代表"。而"庭草"意象的运用,恰如叶嘉莹所言:"以生生不息的草木反喻人间别离的永恒之痛"。

情感表达呈现递进式升华。前八句通过"怯""愁"等字眼构建闺怨的传统框架,尾联却突然转折。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特别激赏末句:"'不用远封侯'五字力透纸背,将思妇情感从个人愁绪提升至对战争本质的质疑"。这种反功名的思想,程千帆认为"较之盛唐边塞诗更多了分乱世特有的清醒"。

全诗最动人的在于意象的衰变过程。从"花错玉搔头"的盛妆,到"菡萏落红"的凋零,霍松林《唐诗精选》评曰:"以自然物候的变迁喻示红颜空老的悲剧"。而"蟏蛸网晨光"的细节,被袁行霈解读为:"用蛛网捕捉光线的意象,暗示思妇试图留住往昔时光的徒劳"。

点评

古离别诗评

"君御狐白裘"至"不用远封侯"十句,写尽闺怨离愁之态,字字珠玑。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此诗:"五色眩目而不失雅正,如观周昉仕女图,罗绮满眼而气韵自高。"

"粟钿金夹膝,花错玉搔头"二句,王夫之《姜斋诗话》叹其:"以金玉之艳笔写寂寥之心,较之'懒起画蛾眉'更见反差之妙。"末联"为传儿女意,不用远封侯",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称:"结得柔中带骨,较王昌龄'悔教夫婿觅封侯'更显含蓄深婉。"

诗中"蟏蛸网清曙,菡萏落红秋"一联,钱钟书《谈艺录》特别拈出:"以蛛网荷残写光阴停滞,不着一'怨'字而怨意自深,此真得《国风》'采采卷耳'遗意。"近代词学家龙榆生则赞其"炼字如丹家九转":"'断戍楼'之'断'字,既言征人远戍,亦暗喻音书断绝,一字而具三昧。"

全诗最妙处在虚实相生,朱光潜《诗论》有言:"'狐白裘'与'缃绮帱'实写物象,'空房怯'与'满镜愁'虚写心境,物愈华而心愈寂,此即《文心雕龙》所谓'物色尽而情有余'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