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建康城细雨初歇,庾肩吾执笔立于南梁宫廷画院廊下,望着御厩中那匹新贡的吴地骏马,笔端凝着未落的墨。这位"宫体诗"代表诗人正经历着梁武帝晚年朝局动荡的岁月,骢马昂扬的姿态与画师颤抖的画笔形成微妙对照。
据《梁书·庾肩吾传》载,大同年间西域进贡的"浮云骢"曾引发朝野轰动。诗人以"吴门中"起笔实为曲笔,南朝战马多来自陇西,此处暗喻侯景之乱前江南虚假的太平盛景。"发迹来东道"一句,《文选》李善注指出实指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侯景自东魏来降之事,那匹原本象征祥瑞的骏马,最终化作"赪汗类尘红"的战争预兆。
画师徐德言正在绢帛上勾勒马影,他后来因"破镜重圆"典故名留青史。此刻他笔下的骢马"回鞍拂桂白",桂树在南朝象征科举功名,而"灭没徒留影"的结局,恰如庾肩吾在侯景之乱中仓皇出逃时,目睹那些焚毁于战火的宫廷画卷。史载梁元帝江陵焚书时,十四万卷典籍"烟焰涨天",其中正包括无数名家鞍马图。
《历代名画记》载南朝画家张僧繇曾作《汉宫骢马图》,庾诗末句"无因图汉宫"实为双重隐喻:既叹良驹终未被绘入皇家图谱,更暗指南梁王朝再难重现汉代辉煌。这匹骢马的身影,最终随着太清三年的战火,与建康城的宫阙一同湮灭在历史烟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