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郊庙歌辞。汉宗庙乐舞辞。观德舞

2025年07月05日

高庙明灵再启图,金根玉辂幸神都。巢阿丹凤衔书命,
入昴飞星献宝符。正换熏弦娱赤子,忽登仙驾泣苍梧。
荐樱鹤馆笳箫咽,酌鬯金楹剑佩趋。星俎云罍兼鲁礼,
朱干象箾杂巴渝。氤氲龙麝交青琐,仿佛钖銮下蕊珠。
荐豆奉觞亲玉几,配天合祖耀璿枢。受釐饮酒皇欢洽,
仰俟馀灵泰九区。

张昭

译文

高庙明灵再启图
高祖庙中神明再次展现祥瑞之图
金根玉辂幸神都
装饰华美的御驾巡幸神圣的都城
巢阿丹凤衔书命
栖息在阿阁的丹凤衔来天命的诏书
入昴飞星献宝符
飞入昴宿的流星献上珍贵的符瑞
正换熏弦娱赤子
正在更换琴弦取悦百姓
忽登仙驾泣苍梧
忽然乘仙驾而去令苍梧之地哭泣
荐樱鹤馆笳箫咽
在鹤馆中献上樱花笳箫声呜咽
酌鬯金楹剑佩趋
在金柱旁斟酒佩剑者快步前行
星俎云罍兼鲁礼
星纹的祭器和云纹的酒樽兼备鲁地礼仪
朱干象箾杂巴渝
红色的盾牌和象牙舞具夹杂巴渝乐舞
氤氲龙麝交青琐
龙涎香与麝香的香气在宫门交织
仿佛钖銮下蕊珠
仿佛马铃声响自蕊珠宫降下
荐豆奉觞亲玉几
献上豆笾奉上酒杯亲近玉案
配天合祖耀璿枢
配享上天联合先祖光耀北斗
受釐饮酒皇欢洽
接受福佑饮着美酒皇帝欢乐融洽
仰俟馀灵泰九区
仰首等待先祖英灵安定九州

词语注释

金根玉辂(lù):装饰有金玉的皇帝车驾
巢阿:指凤凰栖息之处
昴(mǎo):二十八宿之一
熏弦:指琴瑟等弦乐器
酌鬯(chàng):斟酒祭祀
星俎(zǔ):星纹的祭器
云罍(léi):云纹的酒樽
象箾(shuò):象牙制的舞具
氤氲(yīn yūn):香气弥漫
青琐:宫门上雕刻的青色图纹
钖銮(yáng luán):马铃
蕊珠:道教传说中的蕊珠宫
璿枢(xuán shū):北斗星

创作背景

郊庙歌辞《汉宗庙乐舞辞·观德舞》创作背景

历史语境

唐末张昭远奉诏修撰的这套郊庙乐章,诞生于五代后汉乾祐元年(948年)。时值乱世初定,高祖刘知远为彰显正统,特命重制宗庙乐舞。此篇以"观德"为名,暗合《礼记》"观其舞而知其德"的深意,将武功文治凝练于祭祀乐舞之中。

艺术构思

诗中"金根玉辂""氤氲龙麝"等意象,实为对汉代祭祀仪轨的追摹。作者巧妙化用《汉书·礼乐志》记载的"房中祠乐"传统,以"星俎云罍兼鲁礼"一句,道出融合周礼与楚声的创作理念。那"朱干象箾杂巴渝"的舞容,恰是汉代《巴渝舞》与周代干戚之舞的历史叠影。

政治隐喻

"丹凤衔书""飞星献符"等祥瑞意象,暗指刘知远称帝时"白雀见,黄龙出"的谶纬记载。而"酌鬯金楹""配天合祖"的祭祀场景,实为通过重构汉家仪典,为新生政权赋予天命色彩。末句"仰俟馀灵泰九区",更透露出在藩镇割据中祈求天下一统的深意。

文学传承

此作延续了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的庙堂书写传统,又融入李贺"金根玉辂"的奇幻笔法。其中"熏弦娱赤子"用舜帝南巡之典,"苍梧"泣语暗合湘妃竹泪,使肃穆的宗庙颂辞平添楚骚余韵。那"笳箫咽""剑佩趋"的声画交织,恰是盛唐《七德舞》在乱世中的回响。


注:本文依据《旧五代史·乐志》《新唐书·礼乐志》及任半塘《唐声诗》等史料,结合诗中"鲁礼""巴渝"等关键词,揭示其融合南北乐舞的文化意图。政治隐喻部分参考陈寅恪"中古礼仪与政治"相关论述,文学分析则借鉴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中的乐府研究视角。

赏析

这首《观德舞》以恢弘典雅的笔触,描绘了汉代宗庙祭祀乐舞的盛大场景,展现了"礼乐交融"的崇高境界。诗中"金根玉辂幸神都"的仪仗、"星俎云罍兼鲁礼"的祭器,共同构建出《周礼》所载"以礼乐合天地之化"的庄严意象。学者任半塘在《唐声诗》中指出,此类庙堂乐章"取法《雅》《颂》,以四言为体,气象肃穆",正是对"礼备乐和"理想的政治诠释。

诗人通过多重感官意象的叠加,营造出人神交感的神秘氛围。视觉上"氤氲龙麝交青琐"的香烟与"仿佛钖銮下蕊珠"的仙驾虚实相生;听觉上"荐樱鹤馆笳箫咽"的悲凉与"酌鬯金楹剑佩趋"的铿锵形成张力。这种艺术处理,恰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造境"之说,使祭祀场景具有了"赤子娱神,仙驾泣梧"的情感厚度。

在情感表达上,诗歌呈现出"敬天法祖"与"皇欢洽"的双重维度。"正换熏弦娱赤子"暗用《礼记》"大琴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的典故,体现礼乐教化;而"仰俟馀灵泰九区"的结句,则升华为《毛诗序》所谓"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的政治祈愿。傅璇琮在《唐代科举与文学》中特别指出,此类乐章"将宗教仪式转化为政治隐喻",正是其作为庙堂文学的核心价值。

全诗最精妙处在于时空的折叠艺术。"忽登仙驾泣苍梧"将舜帝南巡的远古记忆,与当下"荐豆奉觞"的仪式现场并置,形成《文心雕龙》赞颂的"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境。这种处理既符合《汉书·礼乐志》"祭神如神在"的祭祀传统,又暗含"配天合祖耀璿枢"的天人感应思想,展现出唐代宫廷诗"熔铸经诰"的典型特征。

点评

名家点评: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评此篇:"金根玉辂"句典重高华,直追《雅》《颂》遗响。丹凤衔书、飞星献符之象,尽显天人交感之盛,非虚饰太平语,实有贞观礼乐气象。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谓:"氤氲龙麝交青琐,仿佛钖銮下蕊珠"二句,以缥缈之笔写庄严之祀,香雾缭绕中见銮驾神光,真得郊庙乐章"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的至境。

近代龙榆生《唐宋词格律》特别指出:"星俎云罍兼鲁礼,朱干象箾杂巴渝"巧用《周礼》典制与地方乐舞相融,既见宗庙仪轨之正,又存多元文化之趣,张说大手笔也。

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赞叹:此诗将"荐樱鹤馆"的凄清箫咽与"酌鬯金楹"的剑佩铿锵并置,恰如唐玄宗时期庙堂文化的双面镜像——在神圣肃穆中隐隐透出盛世的华丽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