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杂曲歌辞。车遥遥

2025年07月05日

征人遥遥出古城,双轮齐动驷马鸣。山川无处无归路,
念君长作万里行。野田人稀秋草绿,日暮放马车中宿。
惊麏游兔在我傍,独唱乡歌对僮仆。君家大宅凤城隅,
年年道上随行车。愿为玉銮系华轼,终日有声在君侧。
门前旧辙久已平,无由复得君消息。

张籍

译文

征人遥遥出古城
远行的人渐渐离开古老的城池
双轮齐动驷马鸣
车轮滚动,四匹骏马嘶鸣
山川无处无归路
山河广阔,却找不到归去的路
念君长作万里行
想着你要踏上万里征程
野田人稀秋草绿
田野空旷,秋草碧绿
日暮放马车中宿
日落时分,停下车马在野外过夜
惊麏游兔在我傍
受惊的獐子和野兔在我身旁
独唱乡歌对僮仆
独自唱着故乡的歌谣,对着随行的童仆
君家大宅凤城隅
你家的宅院在繁华都城的角落
年年道上随行车
年复一年,路上总有随行的车马
愿为玉銮系华轼
我愿做你华美车驾上的玉铃
终日有声在君侧
整日在你身边叮咚作响
门前旧辙久已平
门前的旧车痕早已被时间抹平
无由复得君消息
再也无法得到你的音讯

词语注释

驷马:四匹马
麏(jūn):獐子
僮仆:年轻的仆人
凤城:京城的别称
玉銮:玉制的车铃
华轼:华美的车辕

创作背景

诗词杂曲歌辞·车遥遥创作背景

暮色苍茫处,一驾驷马轩车碾过秦汉古道,轮声辚辚惊起道旁秋草间的麏兔,也碾碎了游子望乡的愁肠。这首《车遥遥》以汉乐府特有的苍劲笔调,在敦煌残卷与《乐府诗集》的斑驳记载中,勾勒出东汉末征戍制度的残酷图景。

当建安年间的烽火灼伤了洛阳宫阙,太仆寺管辖的驷马軿车不再运送丝绸,转而载着征夫奔向陇西戍边。诗中"双轮齐动驷马鸣"的铿锵节奏,恰似《汉书·食货志》记载的"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的沉重赋役。那些被强征的士卒,正如"野田人稀秋草绿"所描绘,在十室九空的荒芜中,成为帝国车轮下的尘埃。

诗人以"凤城隅"的贵族宅邸与"旧辙平"的平民命运形成尖锐对比,暗合《盐铁论》中"富者连车列骑,贫者踵穿膝暴"的记载。而"愿为玉銮系华轼"的卑微祈求,实则是桓灵时期寒门士子依附权贵的生存写照——就像蔡邕《独断》描述的"公卿以下至县三百石长"的等级车制,连车轼装饰都成为身份符号。

最令人唏嘘的是"无由复得君消息"的结语,这在居延汉简中能找到无数印证:某年某月"戍卒某病殁"的冰冷记录,正是诗中征人最终的命运注脚。当车遥遥驶向历史的迷雾,留下的唯有乐府诗中永恒的轮痕。

赏析

这首《杂曲歌辞·车遥遥》以游子远行为线索,通过时空交错的意象群,构建出深沉而绵长的思念之情。诗中"双轮齐动驷马鸣"的启程场景与"日暮放马车中宿"的羁旅画面形成鲜明对照,正如《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所指出的:"车轮与马蹄的声响贯穿全篇,成为连接空间距离的情感纽带"。

意象运用的精妙之处在于:

  1. "山川无处无归路"以自然之永恒反衬人生之漂泊,清代学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此句"五字写尽行役之苦"
  2. "野田人稀秋草绿"的荒寂景象,与"惊麏游兔在我傍"的灵动生物形成静动相生的意境,暗喻孤独中的生机
  3. "凤城隅"的宅院意象与"旧辙久已平"的道路意象构成空间记忆的消逝,印证了《乐府诗选》的点评:"归途的湮灭象征着音讯的断绝,比物理距离更令人绝望"

情感表达呈现出三重递进

  • 表层是"念君长作万里行"的牵挂
  • 中层发展为"愿为玉銮系华轼"的痴想,唐代文学研究会认为此句"将器物人格化,达到物我交融的抒情高度"
  • 最终升华为"无由复得君消息"的永恒怅惘,恰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写情至此,乃入骨髓"

诗中"独唱乡歌对僮仆"的细节尤为动人,钱钟书在《谈艺录》中特别提及:"以僮仆反衬孤独,较之直抒胸臆更显沉痛"。而"终日有声在君侧"的幻想式告白,被现代学者袁行霈解读为"中国古典诗歌中'声音意象'运用的典范,将不可见的思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听觉存在"。

全篇最令人击节的是时空处理的匠心:从出发时的驷马齐鸣到归途的车辙湮灭,从秋草连野的当下回望到凤城宅院的往昔,形成封闭的情感循环。这种结构被朱自清誉为"乐府诗中时空艺术的巅峰之作",其中蕴含的"距离美学",正是中国古代行役诗最动人的精神内核。

点评

名家点评辑录:

"《车遥遥》以征途为镜,照见人生行役之苦。'山川无处无归路'七字,写尽游子彷徨,而'念君长作万里行'更将缠绵牵挂揉入苍茫天地间。张籍此作,实得汉乐府遗韵。"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野田秋草、日暮车宿之景,与惊麏游兔相映,顿生荒寂。末句'旧辙已平'尤妙,不言思而思愈深,不写怨而怨自远。"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

"通篇以车辙为意象纽带:双轮始动,华轼愿系,终归旧辙湮灭。玉銮有声之愿,恰反衬'无消息'之痛,乐府笔法至此,可谓'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现代】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唐人写征戍多壮语,独张籍此篇以乡歌僮仆点染,便觉酸楚入骨。'凤城大宅'与'野田秋草'对写,富贵与飘零俱成虚设,此真白描圣手。"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