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长安城外的曲江畔柳丝如烟,高氏林亭内正酝酿着一场风雅盛宴。这是初唐显庆年间某个晦日(农历月末),右卫将军高正臣在其别业设宴,邀集当世才子共襄盛举。
彼时唐王朝开国未久,六朝绮丽文风犹在,而新朝气象已悄然萌发。陈子昂笔下"门多金埒骑"的铺陈,暗合《世说新语》中王济买地作埒的典故,金埒宝马折射出贞观之治后贵族生活的富足;"路引璧人车"的描绘,则让人遥想卫玠当年观者如堵的风采。诗人以工丽辞藻勾勒出车马盈门的盛况,却将目光最终停驻在"蔼蔼林亭晚"的静谧之中。
林亭内,琉璃盏中的琼浆映着天边流霞,新摘的浮萍尚蜷缩嫩叶,而早梅已开始零落成泥。这场晦日宴恰似时代的隐喻——六朝余韵如将谢的梅花,而新生的诗格正似藏叶的浮萍,在初唐的春光里等待舒展。当暮鼓声自长安城头传来,诗人与座中宾客举杯相和,将未尽的诗兴托付给天边最后一缕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