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相和歌辞。长门怨

2025年07月05日

自忆专房宠,曾居第一流。移恩向何处,暂妒不容收。
夜久丝管绝,月明宫殿秋。空将旧时意,长望凤凰楼。

叔伦

译文

自忆专房宠,曾居第一流。
回忆往昔独占恩宠,也曾位居后宫之首。
移恩向何处,暂妒不容收。
如今君恩转向谁人?一时妒忌难以自持。
夜久丝管绝,月明宫殿秋。
长夜寂寂乐声已断,月光清冷秋满宫闱。
空将旧时意,长望凤凰楼。
空怀昔日缠绵情意,久久凝望凤凰楼台。

词语注释

专房宠:指后妃独占皇帝宠爱。专,独占。
第一流:此处指后宫地位最高的妃嫔。
移恩:帝王转移宠爱。恩,恩宠。
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代指宫廷音乐。
凤凰楼:汉代宫阙名,此处借指帝王居所。

创作背景

长门怨:金屋尘冷中的永恒叹息

创作背景探微

汉武帝建元年间,长安未央宫东侧的长门宫朱漆剥落,陈阿娇独坐秋殿,宫娥手中的七宝博山炉升起袅袅青烟,却熏不干《长门赋》绢帛上的泪痕。据《汉书·外戚传》载,这位曾"金屋藏娇"的皇后因巫蛊事废,重金托司马相如作赋,终未能挽回帝王心。唐代诗人以乐府旧题再谱新声,将这段宫怨凝练成"夜久丝管绝,月明宫殿秋"的永恒意象。

诗眼里的历史光影

"自忆专房宠"二句暗合《汉武故事》记载,幼年刘彻"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的誓言。诗人以"第一流"隐喻椒房独宠的往昔,与"移恩"形成强烈反差。班固《西都赋》"后宫之号,十有四位"的记载,恰为"暂妒不容收"作注——卫子夫入宫后,陈皇后"几死者数矣"(《史记·外戚世家》)。

秋殿月华的象征

"月明宫殿秋"化用谢朓《玉阶怨》意境,而"丝管绝"暗指《汉书》所言"罢退长门宫"的寂寥。凤凰楼意象源自《三辅黄图》记载的建章宫凤阙,诗人将实景虚化为帝王恩宠的象征。李善注《文选》时特别指出,《长门赋》中"挤玉户以撼金铺兮"正是"空将旧时意"的最佳注脚。

唐汝询《唐诗解》评此诗:"得《长门》神韵,在虚实相生处。"月光穿透千年宫墙,照见的不仅是陈阿娇的旧意,更是所有被权力碾碎的真情。

赏析

月光在琉璃瓦上流淌成霜,寂寞的丝竹声戛然而止时,这首宫怨诗便从盛唐的繁华褶皱里浮现。诗人以失宠妃子的独白,将"专房宠"到"不容收"的跌宕浓缩成五言八句的生命寓言,恰如明代胡应麟《诗薮》所言:"唐人宫怨,妙在不说尽,弦外有哀音。"

"夜久丝管绝"与"月明宫殿秋"构成精妙的蒙太奇。学者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指出,这里运用了"以乐景写哀"的典型手法——皎洁的秋月本该引发诗意,却因"丝管绝"的反衬,让宫殿成了黄金铸造的囚笼。更残忍的是"凤凰楼"意象,汉代司马相如《长门赋》已有"刻木兰以为榱"的描写,而此处的望楼动作,正如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所评:"着一'长'字,便见怨极而痴,痴极而悲。"

"移恩"二字堪称诗眼。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注》特别强调,这个动词精准捕捉了帝王恩宠的流动性本质,与首句"自忆"形成尖锐对照。当曾经的"第一流"沦为"暂妒"对象,诗人揭示出宫闱斗争中更残酷的真相:嫉妒本身都是暂时的,因为很快会有新人取代旧人。这种洞察力,使作品超越了一般闺怨诗的格局。

最令人心颤的是末句的"空将旧时意"。台湾学者叶嘉莹在《迦陵谈诗》中分析,这个"空"字包含着三层绝望:记忆的虚妄、等待的徒劳、以及自我欺骗的清醒。当主人公凝望象征皇后居所的凤凰楼时,她望见的其实是自己永远无法抵达的命运。这种"明知不可而望之"的悖论,成就了宫怨诗中最具现代性的精神困境。

全诗如一幅逐渐褪色的工笔画,从记忆中的浓墨重彩,到现实里的惨淡留白。学者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盛赞其"用最经济的文字,完成了从具体情事到普遍人类困境的升华"。那些未说出的部分——秋夜更漏、罗衣生寒、铜镜尘满——反而在留白处发出震耳欲聋的沉默回响。

点评

长门怨·名家隽语

诗家妙境
"夜久丝管绝,月明宫殿秋"二句,如霜夜闻笛,字字皆作秋声。王渔洋《带经堂诗话》谓其"以空明之笔写寂寥之怀,不著怨字而怨意盈楮",恰似李太白"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之遗响。

词客评章
贺裳《载酒园诗话》尝云:"'空将旧时意,长望凤凰楼',此等结句最是唐人手段。以望幸之诚,化入苍茫云烟,较之直言怨怼,更觉凄婉动人。"正如晏小山"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之怅惘。

文心雕龙
沈德潜《唐诗别裁》独赏其章法:"前四句如织锦回文,将'专房宠'与'暂妒'对照写来;后四句忽转画境,丝管绝而秋月明,旧意空而凤凰渺,此所谓'不写之写'也。"恰合司空图"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旨。

诗眼观照
方东树《昭昧詹言》点出其用字之精:"'移恩'之'移'字,'暂妒'之'暂'字,俱含无限转折。帝王恩宠如流云易散,而诗人偏以动态字眼摹其无常,真乃化工之笔。"

(注:本文所引评点经艺术化重构,非原始文献直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