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染长安城,朱雀大街的灯火次第亮起,少年打马而过,衣袂翻飞如展翅的鹞鹰。盛唐的气象在蹄声嘚嘚中荡漾开来,这是《少年行》诞生的土壤——一个尚武任侠、意气风发的黄金时代。
史载开元天宝年间,都城少年"击毬赌胜,走马争春"成风。诗人王建以白描之笔,在《羽林行》中早写过"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的狷狂。而此篇杂曲歌辞中的白马少年,恰是这般市井侠气的艺术凝练:他醉眼睥睨过五凤街的雕甍,连最跋扈的恶少都噤声叹服"迅如闪电"的骑术,半垂的广袖向执金吾随意一揖,便将盛唐少年郎的傲骨与不羁,永远定格在乐府诗的竹简上。
考《唐会要》卷三十四载,玄宗时"选乐工数百人自教法曲于梨园,谓之皇帝梨园弟子"。这些杂曲歌辞往往先由教坊谱曲,再经文人填词。诗中"勒辔金吾"的细节,正透露出创作时的真实底色——彼时左右金吾卫掌京城昼夜巡警,少年敢在宵禁前纵马揖卫兵,恰是盛唐社会宽容度的诗意折射。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唐代马球俑,那些扬鞭策马的陶俑与诗中的白马少年竟遥相呼应。历史的风烟里,永远回荡着少年打马过天街的蹄声,和诗人笔下那缕永不低垂的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