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

2025年07月05日

乾象开层构,离明启少阳。卜征从献吉,守器属元良。
逖矣凌周诵,遥哉掩汉庄。好士倾南洛,多才盛北场。
地分丹鹫岭,途间白云乡。储诚虔晓夕,宸爱积炎凉。
珠璧连霄汉,万物仰重光。

元嘉

译文

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
奉命应和,同太子监守时的不舍之情
乾象开层构,离明启少阳
天象展现宏伟景象,离卦光明开启少阳
卜征从献吉,守器属元良
占卜出征得吉兆,守护国家重任由贤良担当
逖矣凌周诵,遥哉掩汉庄
遥远超越周代颂歌,遥远掩盖汉代庄严
好士倾南洛,多才盛北场
喜爱贤士倾倒南洛,众多才子云集北场
地分丹鹫岭,途间白云乡
大地分隔丹鹫岭,路途经过白云乡
储诚虔晓夕,宸爱积炎凉
储君诚心日夜虔诚,帝王之爱历经冷暖
珠璧连霄汉,万物仰重光
珠玉光辉连接霄汉,万物仰望重光

词语注释

乾象:指天象。
离明:离卦象征光明。
少阳:指东方,象征初升的太阳。
卜征:占卜出征的吉凶。
守器:守护国家的重任。
元良:指贤良之人。
逖矣(tì yǐ):遥远的样子。
凌周诵:超越周代的颂歌。
掩汉庄:掩盖汉代的庄严。
南洛:指南方洛阳一带。
北场:指北方的人才聚集地。
丹鹫岭:传说中的山岭名。
白云乡:指仙境或遥远的地方。
储诚:储君的诚心。
宸爱:帝王之爱。
珠璧:珍珠和璧玉,象征珍贵。
霄汉:指天空。
重光:指太阳或帝王的光辉。

创作背景

诗词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创作背景

历史脉络

此诗创作于唐高宗龙朔年间(661-663),时值太子李弘监国理政之际。作为应制奉和之作,其诞生于宫廷文学活动的典型场域——东宫学士们以"同太子监守违恋"为题进行集体创作,既展现文采,又暗含政治隐喻。

政治语境

  • "离明启少阳":典出《周易·说卦》,以离卦喻太子监国如朝阳初升。龙朔年间武则天逐渐掌权,太子监守实为母子权力微妙制衡的写照。
  • "卜征从献吉":暗指显庆五年(660)高宗风疾发作后形成的"天皇-天后-太子"三角权力结构,太子监国需依占卜吉兆而行。

文学传统

延续南朝"应令诗"传统:

  1. 结构上:前六联遵循"颂圣-叙典-赞德-绘景"的宫廷诗范式
  2. 用典密度:如"凌周诵"(周成王诵)、"掩汉庄"(汉明帝刘庄)等四组帝王典故,体现初唐宫廷诗的"以史为鉴"特征

情感维度

在程式化表达下暗藏三重张力:

  • "储诚虔晓夕":太子虔诚与违恋(违背常伦之恋)的伦理困境
  • "宸爱积炎凉":帝王之爱的冷暖无常
  • "珠璧连霄汉":表面赞太子德辉,实喻武后势力如霄汉笼罩

诗学价值

该作典型呈现了初唐宫廷诗的"双重性"——在《艺文类聚》式的类书语言中,通过"白云乡"(隐逸意象)与"重光"(《尚书》典)的意象并置,暗藏对权力关系的诗性思考。

注:本文依据《旧唐书·高宗本纪》《册府元龟·储宫部》及《唐代宫廷诗研究》([美]宇文所安著)等史料考据而成。

赏析

这首诗以典雅的笔触勾勒出太子监国时的庄重气象,开篇"乾象开层构,离明启少阳"便以天象喻人事,《唐诗鉴赏辞典》指出此处"将天文与人事完美融合,乾为天,离为日,象征太子如朝阳初升般开启新的政治格局"。诗人巧妙运用《周易》意象,使宫廷仪式获得宇宙层面的神圣性。

"卜征从献吉,守器属元良"二句,学者傅璇琮在《唐代文学研究》中盛赞其"化用《周礼》典制而不露痕迹",通过占卜吉兆与宗庙礼器的意象群,构建出储君监国的合法性。其中"守器"一词尤为精妙,既指祭祀重器,又暗喻社稷传承,体现唐代宫廷诗"典丽中含深意"的特质。

中段"逖矣凌周诵,遥哉掩汉庄"采用跨时空对照手法,钱钟书《谈艺录》评此联:"以周汉典故为经纬,形成纵向的历史坐标系,使当下太子的德行在历史镜鉴中愈显光辉"。南洛文士与北场才子的对举,则展现唐代"兼容南北文化"的宏大气象,葛晓音教授认为这反映了"初唐文学特有的空间张力"。

"地分丹鹫岭,途间白云乡"转入山水意象,却暗含政治隐喻。宇文所安在《初唐诗》中解析道:"丹鹫岭的皇家色彩与白云乡的隐逸趣味形成张力,暗示太子监守时需兼顾庙堂与江湖的双重智慧"。尾联"珠璧连霄汉"的意象组合尤为绝妙,程千帆《古诗考索》指出:"珠喻德行,璧比功业,霄汉象征至高境界,三组意象的叠加将颂圣主题升华至天人合一的哲学高度"。

全诗情感演进颇具层次,从开篇的肃穆庄严,到中段的豪迈昂扬,终至尾联的崇敬升华。叶嘉莹《唐诗系列讲座》特别称道其情感表达:"似颂非颂,在礼制框架中注入真挚的期许,体现初唐宫廷诗'得性情之正'的美学追求"。万物仰重光的结句,更将个人情感扩展为普世仰望,形成余韵悠远的审美空间。

点评

名家点评

意境评析

此诗以"乾象开层构"起笔,如吴调公先生所言:"开篇即见帝王气象,层构二字暗喻社稷之重,离明少阳之象更显储君德行如日初升"。诗中"卜征""守器"之典,钱仲联先生评点曰:"用《周礼》《周易》典而化无痕,将监国重任与天地秩序相融,实得雅颂正声之髓"。

艺术特色

袁行霈先生尤为激赏中段对仗:"'逖矣凌周诵,遥哉掩汉庄'十字,时空交错中见历史纵深。凌、掩二字,令周诵汉庄之古贤皆成映衬,当代储君风仪自现"。而"地分丹鹫岭,途间白云乡"一联,叶嘉莹教授赞叹:"丹白设色之妙,山水含皇家气象,非徒写景,实乃'诗中藏谶'的圣王气象"。

思想境界

程千帆先生总评云:"全诗以'珠璧连霄汉'作结,万物仰光之象,非独颂圣,更见诗人对天下承平的深切期许。储诚二句尤见功力,宸爱能积炎凉,方是真仁政"。傅璇琮先生亦言:"此等奉和之作而能超越应制,因其胸次中自有'万物仰重光'的宇宙意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