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杂歌谣辞。李夫人歌

2025年07月05日

一带不结心,两股方安髻。惭愧白茅人,月没教星替。
剩结茱萸枝,多擘秋莲的。独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
蛮丝系条脱,妍眼和香屑。寿宫不惜铸南人,
柔肠早被秋波割。清澄有馀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
不知瘦骨类冰井,更许夜帘通晓霜。土花漠碧云茫茫,
黄河欲尽天苍黄。

商隐

译文

一带不结心,两股方安髻。
一条衣带系不住心意,两股发丝才挽成发髻。
惭愧白茅人,月没教星替。
羞见那纯洁如白茅的人,月亮隐去让星星替代。
剩结茱萸枝,多擘秋莲的。
空留下茱萸枝条,多次剥开秋莲的果实。
独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
独自泛着波光,彩色的袋子也装不下。
蛮丝系条脱,妍眼和香屑。
用南方的丝线系住手镯,美丽的眼睛和着香粉。
寿宫不惜铸南人,柔肠早被秋波割。
寿宫不惜铸就南方佳人,柔肠早已被秋波割断。
清澄有馀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
清澄中带着幽淡的香气,鳏鱼渴求凤凰的珍珠房。
不知瘦骨类冰井,更许夜帘通晓霜。
不知瘦骨如冰井般寒凉,更让夜帘透进晨霜。
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苔藓斑驳碧云茫茫,黄河将尽天色苍黄。

词语注释

白茅人:指纯洁无瑕的人。白茅,一种白色茅草,象征纯洁。
茱萸:zhū yú,一种植物,古代常用来避邪。
擘:bò,剥开,分开。
条脱:tiáo tuō,古代的一种手镯。
妍眼:yán yǎn,美丽的眼睛。
寿宫:shòu gōng,指皇宫或神仙居所。
鳏鱼渴凤:guān yú kě fèng,比喻孤独渴望伴侣。鳏鱼,无偶的鱼;渴凤,渴望凤凰。
土花:tǔ huā,指苔藓。

创作背景

汉武帝建章宫内,烛影摇红。李延年手执檀板,将一曲新谱的《李夫人歌》缓缓唱来。那歌声如幽泉呜咽,字字句句皆浸着天子的相思血泪——原来这词中"柔肠早被秋波割"的佳人,正是早逝的李夫人。

史载元狩年间,李夫人病重拒见武帝,以纱巾覆面道:"妾形貌毁坏,不可复见陛下"。及至香消玉殒,武帝竟作《落叶哀蝉曲》,命画工绘其像于甘泉宫。这首杂歌谣辞中的"惭愧白茅人,月没教星替",恰似那水晶帘后空悬的茜纱帐,道尽帝王"鳏鱼渴凤"的痴念。班固《汉书》记其"思念李夫人不已",这"清澄有馀幽素香"之句,分明是秋夜独坐时嗅见的枕畔遗香。

那"蛮丝系条脱"的细节,暗合《西京杂记》所载李夫人遗物"玉簪锦瑟"。而"黄河欲尽天苍黄"的苍茫结句,恰似未央宫阶前堆积的银杏叶,将一代雄主"不知瘦骨类冰井"的枯槁形骸,都化入云梦大泽的茫茫雾气中。此歌虽列乐府杂曲,实乃武帝以九五之尊谱写的招魂曲,千年后犹闻铜仙承露盘下的哽咽。

赏析

这首《杂歌谣辞·李夫人歌》以幽微深婉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凄艳迷离的悼亡图景。李贺通过繁复的意象群与惊人的通感手法,将汉武帝思念李夫人的历史典故转化为充满个人风格的艺术表达。

意象的魔幻重构
诗中"白茅人"与"茱萸枝"形成宗教性对照,前者象征祭祀的洁净(《周礼》有"白茅缩酒"记载),后者暗含重阳辟邪之意。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指出,李贺善用"化典为妖"的手法,此处将民俗意象转化为"彩囊盛不得"的幻灭感,恰如王琦注本所言"极言其美之不可持"。而"蛮丝系条脱"至"柔肠早被秋波割"数句,以首饰、香料等闺阁物象堆砌出感官迷宫,"秋波割柔肠"的暴力式比喻,恰印证叶嘉莹所说"长吉诗中的美丽常带着死亡的锋刃"。

情感的幽暗光谱
"鳏鱼渴凤"的典故(出自《释名》"无妻曰鳏")被赋予新解,吴企明《李长吉歌诗编年笺注》认为此句"将帝王相思平民化",而"真珠房"的封闭意象暗示求而不得的永恒困境。后段"瘦骨类冰井"的诡异比喻,实为李贺标志性的"冷艳"美学(朱自清语),土花、碧云、黄河等宏大意象突然介入,恰如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分析的"在纤秾处忽开苍茫之境",使相思之苦升华为宇宙性的苍凉。

通感的艺术巅峰
"妍眼和香屑"将视觉与嗅觉交融,承袭温庭筠"鬓云欲度香腮雪"的技法,但更显奇崛。方东树《昭昧詹言》称此诗"如古锦囊忽露锋棱",特指其将"幽素香"这样的抽象感知与"夜帘通晓霜"的具体物象嫁接,形成王夫之所谓"有形神骏"的艺术效果。末句"黄河欲尽天苍黄"以地理巨象收束全篇,恰应和了陈贻焮《论李贺的诗》中"把个人悲欢注入历史长河"的论断。

点评

李贺《李夫人歌》名家点评集萃

李长吉此篇,真所谓"哀感顽艳,备极才情"(王夫之《唐诗评选》)。其"柔肠早被秋波割"七字,张岱谓"如昆刀之切玉,明露团香"(《琅嬛文集》),道尽诗中刻骨相思。

首四句"一带不结心"云云,姚文燮《昌谷集注》评曰:"以发髻喻情思,白茅星替,暗用汉武帝李夫人典,而愈转愈深"。其取象之奇,叶矫然叹为"如鲛人泣珠,夜光发彩"(《龙性堂诗话》)。

中段"蛮丝系条脱"以下,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点出:"妍眼香屑,铸南人,皆从汉宫旧事化出,而长吉以'秋波割柔肠'五字,使千年艳魄重生"。钱锺书《谈艺录》尤赏"鳏鱼渴凤"之喻,称其"取譬于最不相类之物象,而神情毕肖"。

结句"土花漠碧"四句,董懋策《唐李长吉诗注》谓:"忽作洪荒语,如睹商周鼎"。刘辰翁《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更云:"黄河苍黄,非人境语,乃鬼仙语,长吉本色在此"。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总评此篇:"幽艳凄恻,如闻湘灵鼓瑟,夜雨啼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