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大定舞创作背景
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敕令魏徵、褚亮等文臣创制《享太庙乐章》,用于皇家祭祀大典。《大定舞》作为其中第九乐章,以"大定"为名,暗合《周易》"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的治国理想,更寄托着对"贞观之治"的礼赞。
乐章开篇"受天明命,敷佑下土"气象恢宏,呼应《尚书·泰誓》"惟天地万物父母"的天命观。彼时唐王朝经玄武门之变后政局初稳,此句既是对李唐政权合法性的神圣诠释,亦暗含对隋末乱世"氛消夷夏"的拨乱反正。魏徵等谏臣将"化时以俭"的治国理念熔铸词中,恰是贞观群臣力戒奢靡、推行租庸调制的真实写照。
"卫文以武"四字尤见深意。据《贞观政要》载,太宗曾言:"戡乱以武,守成以文",乐章将此辩证思想凝练为诗行。而"俗臻往古"之句,则化用《礼记·礼运》"大道之行"的典故,展现统治者对三代之治的理想追寻。末句"亿万斯年"既是对《诗经·大雅》"君子万年"庙堂雅音的继承,更通过"形于律吕"的乐舞形式,将政治理想升华为艺术永恒。
此乐章在《旧唐书·音乐志》中位列"凯安舞"之后,其演奏时"六十四人,左执籥,右执翟",以文德之舞的典雅形制,完美诠释了贞观时期"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的治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