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猛虎行

2025年07月05日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
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李白

译文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清晨写下《猛虎行》,日暮又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肝肠寸断非因陇头流水声,潸然泪下不为雍门琴曲悲。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两河之地旌旗纷乱蔽空,战鼓震山似要摧垮峰峦。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秦地百姓半数沦为燕囚,胡马猖狂倒嚼洛阳春草。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
潼关兵败又失策,幽蓟守军朝降夕叛乱。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叛军巨鳌未除海动荡,百姓如鱼龙逃窜怎安宁。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恰似楚汉相争年,局势反复无定数。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晨间途经博浪沙,日暮已至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张良未显韩信贫时,刘项成败系此二人。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暂居下邳习兵法,也曾投靠漂母求生存。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古来贤者多困顿,如今才士仍遭弃。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纵有良策惧触怒权贵,只得南逃避战祸。
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兵书宝剑尘封高阁,金鞍骏马赠别旧友。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昨日尚作宣城幕宾,摇铃往来高官府邸。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偶借博戏抒豪情,绕床三圈喝彩掷筹。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楚人皆赞张旭不凡,胸藏韬略世人难测。
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
江左权贵屡屡垂青,天下豪杰尽皆推崇。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萧曹也曾卑微小吏,君臣际会终有时机。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濛濛惹人愁。
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
碧眼胡儿吹玉笛,吴姬白纻舞绕梁。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丈夫相逢须尽欢,宰牛擂鼓宴宾客。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我将东去钓沧海,获鱼笑寄慰故交。

词语注释

雍门琴:齐人雍门周善鼓琴,以悲曲闻名
幽蓟(jì):幽州与蓟州,今北京一带
巨鳌(áo):喻指安史叛军首领
博浪沙:张良遣力士锤击秦始皇处
下邳(pī):张良遇黄石公学兵法之地
漂母:救济韩信的洗衣老妇
白纻(zhù):吴地舞曲名
掣(chè)铃:唐代官员出行摇铃清道
六博:古代博戏,共六支筹码

创作背景

诗词《猛虎行》创作背景

暮色苍茫的天宝年间,李白以如椽巨笔蘸满盛唐最后的血色,在安史之乱的烽烟中写下这首裂帛之音。其时"旌旗缤纷两河道"的乱象已席卷中原,诗人以"猛虎"起兴,实则是将胸中块垒化作虎啸龙吟——那"秦人半作燕地囚"的惨状,正是至德元年(756年)洛阳沦陷、叛军"胡马翻衔洛阳草"的真实写照。

诗中"一输一失关下兵"暗指封常清兵败汜水、高仙芝弃守陕州的军事溃败,而"朝降夕叛幽蓟城"则揭露了河北诸郡反复易帜的乱局。李白以"巨鳌未斩海水动"的惊涛意象,将这场动摇唐室根基的变乱,与楚汉相争的"翻覆无定止"的历史风云相勾连。当诗人写到"张良未遇韩信贫"时,溧阳酒楼的剑气箫心已与下邳桥上的黄石兵书隔空相应,这既是怀才不遇的千古同叹,更是对当下"有策不敢犯龙鳞"的尖锐反讽。

在"杨花漠漠愁杀人"的溧阳春日里,那位"心藏风云世莫知"的草圣张旭,恰似盛唐气象最后的化身。而"槌牛挝鼓会众宾"的豪宴背后,藏着诗人"窜身南国避胡尘"的仓皇。末句"钓东海"的旷达,终难掩"泪下不为雍门琴"的沉痛——这滴砸碎在洛阳牡丹上的泪,凝结着整个盛唐由盛转衰的集体创伤。

赏析

李白《猛虎行》以猛虎意象贯穿全篇,实则借虎喻己,抒写安史之乱中志士的愤懑与抱负。诗中的"猛虎"既是诗人自况,亦象征乱世中不甘蛰伏的雄杰之气,正如清代王琦在《李太白全集注》中所言:"猛虎之吟,正英雄失路之啸也。"

诗歌开篇即以昼夜交替的虎啸定调,将个人悲愤与时代动荡紧密交织。"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二句,化用古乐府典故却反其意,明代胡震亨《李诗通》评此:"非寻常羁旅之愁,乃家国陆沉之痛。"随后笔锋陡转,以"旌旗缤纷""战鼓惊山"的壮阔意象,铺陈出两河道上胡骑纵横、洛阳沦陷的惨状,战乱场景如巨鳌搅海,鱼龙难安。

诗中历史典故层见叠出,尤以楚汉争霸时期张良、韩信事迹最为醒目。李白以"张良未遇韩信贫"自比未展抱负的贤士,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点明:"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而"窜身南国避胡尘"等句,直指诗人避乱江南的遭遇,宝剑蒙尘、骏马散尽的意象,恰如《唐宋诗醇》所言:"英雄失路,万感悲凉。"

后半篇笔法倏变,以张旭奇才、萧曹发迹之事,暗喻自身虽暂困而终将腾达。"溧阳酒楼"数句忽作旷达语,杨花漠漠中笛声吴歌交织,明代高棅《唐诗品汇》谓之"悲极而乐,乐中更悲"。末句"钓东海"用任公子典,展现出李白特有的浪漫雄奇,《李白集校注》称此"将抑郁之气化入浩瀚之境"。

全诗情感如江潮奔涌,在个人际遇与时代烽烟间往复跌宕。猛虎之吟,实为盛唐裂变中一代士人的精神史诗——既有"心藏风云世莫知"的孤愤,又有"攀龙附凤当有时"的期许,最终在"槌牛挝鼓"的豪迈中,完成对命运的精神超越。

点评

名家点评《猛虎行》辑录

明代·胡震亨《李诗通》评:

"太白此篇如惊雷破柱,怒涛掀天。'旌旗缤纷''战鼓惊山'二句,已尽安史乱象;'秦人作囚''胡马衔草'之喻,更见家国陆沉之痛。忽接入张良韩信故事,非惟怀古,实刺当时弃贤之弊也。"

清代·王琦《李太白全集辑注》云: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二语,翻用古意而倍觉沉痛。后段'宝书长剑''金鞍骏马'之散弃,正是英雄失路之悲。结句'钓东海''得鱼笑寄',看似旷达,细味之,实有泪痕血点透纸背而出。"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论:

"此诗凡三转:首叙乱离之惨,如猛虎在野;中借楚汉事喻贤才遭弃,似鱼龙失水;末段自述漂泊,忽插入张旭奇才、萧曹际遇,正见用舍行藏之慨。'心藏风云世莫知'七字,可作全篇诗眼。"

当代·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析:

"李白将乐府旧题《猛虎行》注入盛唐崩裂的时代回响。'巨鳌未斩海水动'象征未靖的叛乱,'绕床三匝呼一掷'则暗喻志士孤注一掷的壮怀。结处溧阳酒楼场景,以杨花笛声反衬豪杰寂寞,非大手笔不能为此动荡时代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