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杂曲歌辞。汉宫少年行

2025年07月05日

君不见上宫警夜营八屯,冬冬街鼓朝朱轩。
玉阶霜仗拥未合,少年排入铜龙门。暗闻弦管九天上,
宫漏沉沉清吹繁。才明走马绝驰道,呼鹰挟弹通缭垣。
玉笼金琐养黄口,探雏取卵伴王孙。分曹六博快一掷,
迎欢先意笑语喧。巧为柔媚学优孟,儒衣嬉戏冠沐猿。
晚来香街经柳市,行过倡市宿桃根。相逢杯酒一言失,
回朱点白闻至尊。金张许史伺颜色,王侯将相莫敢论。
岂知人事无定势,朝欢暮戚如掌翻。椒房宠移子爱夺,
一夕秋风生戾园。徒用黄金将买赋,宁知白玉暗成痕。
持杯收水水已覆,徙薪避火火更燔。欲求四老张丞相,
南山如天不可上。

李益

译文

君不见上宫警夜营八屯
你可曾见过上宫禁卫夜间巡逻八处营垒
冬冬街鼓朝朱轩
咚咚的街鼓声中朝臣们奔向朱红宫门
玉阶霜仗拥未合
白玉阶前仪仗如霜尚未列队完毕
少年排入铜龙门
少年郎已抢先进入铜龙宫门
暗闻弦管九天上
隐约听见九天飘来的仙乐
宫漏沉沉清吹繁
宫漏声声里夹杂着清越的箫管
才明走马绝驰道
天才亮就纵马飞驰在御道
呼鹰挟弹通缭垣
呼鹰携弹穿过曲折宫墙
玉笼金琐养黄口
金玉鸟笼里养着雏鸟
探雏取卵伴王孙
掏鸟窝取鸟蛋陪着贵公子嬉戏
分曹六博快一掷
分组玩六博戏痛快掷骰
迎欢先意笑语喧
揣摩心意迎合欢笑喧闹
巧为柔媚学优孟
矫揉造作模仿优孟的谄媚
儒衣嬉戏冠沐猿
穿着儒服玩耍像戴帽的沐猴
晚来香街经柳市
夜来经过烟花柳巷
行过倡市宿桃根
走过歌楼宿在桃根馆
相逢杯酒一言失
酒席间一句失言
回朱点白闻至尊
转眼间就传到了皇帝耳中
金张许史伺颜色
权贵们察言观色
王侯将相莫敢论
王侯将相都不敢议论
岂知人事无定势
哪知人事无常
朝欢暮戚如掌翻
朝欢暮悲如手掌翻覆
椒房宠移子爱夺
后宫失宠爱子被废
一夕秋风生戾园
一夜秋风吹过戾太子荒园
徒用黄金将买赋
空费黄金想买《长门赋》
宁知白玉暗成痕
怎知白玉已暗生裂痕
持杯收水水已覆
想用杯子接住泼出的水
徙薪避火火更燔
搬开柴堆反而火势更猛
欲求四老张丞相
想请商山四皓辅佐太子
南山如天不可上
终南山高如天不可攀援

词语注释

八屯:皇宫禁卫军的八处驻防地
朱轩:朱红色宫门,代指皇宫
铜龙门:汉宫宫门名,门上有铜龙装饰
九天上:形容乐声仿佛从天上传来
宫漏:古代宫中计时器
驰道:古代专供帝王行驶车马的道路
缭垣:曲折的宫墙
黄口:雏鸟,此处喻指年幼的娈童
六博:古代一种掷采下棋的游戏
优孟:春秋时楚国艺人,擅长滑稽讽谏
沐猿:即沐猴,猕猴,'冠沐猿'暗指虚有其表
桃根:传说中桃叶妹,此处代指妓馆
回朱点白:比喻事情迅速转变
金张许史:指汉代权贵金日磾、张安世、许广汉、史高等家族
椒房:汉代皇后所居宫殿,用椒和泥涂壁
戾园:汉武帝太子刘据的陵园,因其谥号'戾'得名
四老:指商山四皓,秦末隐居商山的四位隐士

创作背景

诗词杂曲歌辞·汉宫少年行创作背景

暮色中的长安宫阙,金乌西坠时溅起一片鎏金般的霞光,少年郎的锦靴正踏过未央宫玉阶上未消的夜露。李益以《汉宫少年行》为棱镜,折射出盛唐帷幕后浮动的暗影——那是一个权贵骄奢与宦海浮沉交织的黄金时代。

一、天宝年间的宫闱镜像

诗中"玉笼金琐养黄口"的骄纵,恰是《开元天宝遗事》所载"王孙挟弹"风气的诗化呈现。玄宗朝五王帐里彻夜的六博戏(分曹六博快一掷),与《新唐书·诸王传》记载的"诸王日朝侧门,既归即奏乐纵饮"形成互文。当少年们"呼鹰挟弹通缭垣"时,长安城正盛行着西域进贡的猎鹰文化,这鲜活的细节被段成式记录在《酉阳杂俎》的羽篇之中。

二、权力游戏的隐喻迷宫

"金张许史伺颜色"四姓权贵的出场,揭开汉代外戚干政的历史帷幕(《汉书·张汤传》)。诗人却以"朝欢暮戚如掌翻"的比喻,将笔锋转向天宝末年杨氏家族的兴衰。马嵬坡的秋风早已潜伏在"椒房宠移子爱夺"的预言里,如同《长恨歌传》中"忽闻渔阳鼙鼓动"的遥远回声。

三、文人命运的青铜铭文

"儒衣嬉戏冠沐猿"的讽喻,与《唐才子传》记载的"天宝中文士多为豪贵门客"的境遇相呼应。当"白玉暗成痕"的谶语应验,李白《行路难》中"弹剑作歌奏苦声"的文人宿命,便在这汉宫少年的故事里获得了新的注脚。李益将班婕妤《团扇诗》的秋扇见捐,转化为"徙薪避火火更燔"的更深绝望。

四、南山不可及的终极叩问

终章"欲求四老张丞相"的用典,让商山四皓的传说与李林甫"妒贤嫉能"的史实(《资治通鉴·唐纪》)产生奇妙共振。当"南山如天"的意象升起,我们忽然读懂了这个表面华丽的汉宫故事里,藏着诗人对开元盛世最后的回望——就像杜牧《阿房宫赋》里那支触及秦镜的笔,在唐宫的朱墙上映出历史的裂纹。

赏析

这首《杂曲歌辞·汉宫少年行》以华美流丽的笔触,勾勒出汉代宫廷少年从得意到失意的命运浮沉。诗人通过密集的意象群与跌宕的情感转换,展现了一幅充满戏剧性的宫廷世相图。

上阕的骄纵奢华如工笔画般精细:"玉阶霜仗""弦管九天"以金玉、天界意象烘托宫廷的极致尊贵,而"呼鹰挟弹""探雏取卵"的细节描写,生动再现了少年们恣意放纵的生活。明代文学家胡应麟在《诗薮》中评此段:"写尽五陵年少之态,声色浮动纸墨间",尤其"分曹六博快一掷"句,将贵族子弟豪赌的癫狂刻画得入木三分。

中段的世态炎凉笔锋陡转:"回朱点白闻至尊"暗用《史记·佞幸列传》典故,揭露帝王喜怒无常的本质。清代学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指出:"'金张许史'四句直刺权势依附者,如见其谄媚之态"。诗人以"朝欢暮戚如掌翻"为警句,化用《汉书·外戚传》中李夫人"色衰爱弛"的典故,暗喻荣宠的虚幻性。

下阕的悲剧收场充满哲学沉思:"徙薪避火"典出《汉书·霍光传》,暗示防患未然的徒劳。末句"南山如天"的比喻,既呼应《诗经·小雅》"如山如阜"的崇高意象,又暗含《列仙传》中四皓隐居南山的典故。近代学者闻一多在《唐诗杂论》中解读此结:"将空间的高度转化为命运的不可企及,完成对权力游戏的终极否定"。

全诗以乐府旧题写新意,通过少年命运的三重变奏,构建起盛衰无常的深刻隐喻。在意象运用上,金银玉器与秋风戾园的强烈对比,形成华丽与衰飒的双重审美体验。情感脉络则如清人黄周星《唐诗快》所评:"始如霓虹贯日,终似寒露沾衣",在跌宕起伏中完成对权力本质的诗性审判。

点评

名家点评

沈德潜《唐诗别裁》评:
"此篇极写少年佻达之态,'分曹六博''迎欢先意'等句,活画纨绔行径。末段'朝欢暮戚如掌翻'陡然转折,以戾园秋风作收,冷峭中见警世之意。黄金买赋、白玉成痕之喻,尤觉寄托遥深。"

贺裳《载酒园诗话》论:
"李益此作深得汉乐府遗意,'暗闻弦管九天上'七字,写尽宫廷奢靡。后段忽插入'杯酒一言失'之变,笔力千钧,足令金张许史之徒股栗。结句'南山如天',非止叹仕途艰险,实讽趋炎附势者终难登真境。"

陆时雍《诗镜总论》品:
"通篇如织锦回文,'香街柳市'与'铜龙门'相映,'柔媚优孟'与'戾园秋风'对照。最妙在'徙薪避火火更燔'句,以家常语道破世情,较白乐天《秦中吟》更添三分蕴藉。"

黄周星《唐诗快》批:
"少年行乐图忽变作宦海沉浮录。'探雏取卵伴王孙'字字有锋刃,'白玉成痕'四字更是血泪铸就。收笔作危崖勒马势,留不尽之意在'不可上'三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