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相和歌辞。置酒行

2025年07月05日

置酒命所欢,凭觞遂为戚。日往不再来,兹辰坐成昔。
百龄非长久,五十将半百。胡为劳我形,已须还复白。
西山鸾鹤顾,矫矫烟雾翮。明霞发金丹,阴洞潜水碧。
安得凌风羽,崦嵫驻灵魄。兀然坐衰老,惭叹东陵柏。

李益

译文

相和歌辞。置酒行
《置酒行》
置酒命所欢,凭觞遂为戚。
摆下酒宴邀请好友,举杯之间却生忧愁。
日往不再来,兹辰坐成昔。
逝去的时光不再回返,此刻转眼已成往昔。
百龄非长久,五十将半百。
百年光阴不算长久,五十岁已过半生。
胡为劳我形,已须还复白。
为何要劳累我的身心,头发已经斑白。
西山鸾鹤顾,矫矫烟雾翮。
西山的鸾鸟与仙鹤回望,在烟雾中振翅高飞。
明霞发金丹,阴洞潜水碧。
朝霞中炼就金丹,幽深的洞中潜藏着碧水。
安得凌风羽,崦嵫驻灵魄。
如何才能乘风展翅,在日落之处停驻灵魂。
兀然坐衰老,惭叹东陵柏。
突然发觉自己已然衰老,惭愧地叹息东陵的松柏。

词语注释

凭觞(píng shāng):举杯。
兹辰(zī chén):此刻。
翮(hé):鸟的翅膀。
崦嵫(yān zī):神话中日落的地方。
兀然(wù rán):突然。

创作背景

诗词相和歌辞《置酒行》创作背景探微

历史脉络中的诗心

此篇《置酒行》当属唐代相和歌辞遗韵,其"置酒命所欢"的开篇直承汉魏乐府遗风。考《乐府诗集》卷三十六载,相和歌辞本为"汉世街陌谣讴",至唐时文人多拟作以寄怀。诗中"百龄非长久"之叹,恰与初唐诗人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时空哲思形成跨世纪呼应。

生命意识的觉醒

"日往不再来"六句透露出鲜明的盛唐生命意识。据《旧唐书·音乐志》载,开元年间宴饮文化盛行,而张九龄《岁初巡属县登高安南楼言怀》亦有"戚戚感物叹"之句。诗人于觥筹交错间突悟时光残酷,五十将半的紧迫感,与李白《将进酒》"高堂明镜悲白发"形成互文,折射出唐人面对生命流逝的集体焦虑。

道教意象的渗透

"西山鸾鹤顾"以下六句,暗合唐代崇道之风。《全唐诗》注疏中常见"金丹""阴洞"等道典意象,此时期司马承祯《坐忘论》正盛行于世。诗人欲"崦嵫驻灵魄"的遐想,与李商隐《戊辰会静中出贻同志二十韵》"我欲乘鸾车"的游仙之思一脉相承,反映士人在现世困顿中对超验世界的追寻。

末路士人的双重镜像

尾联"兀然坐衰老"的沉痛,实为开元后期士人心态缩影。据《唐才子传》载,此时期多有"中年遭贬谪"的文人。东陵柏典出邵平种瓜故事,诗人以秦东陵侯自况,与王维《老将行》"路旁时卖故侯瓜"共同构成盛唐向中唐转折时期,士人面对仕途困顿的典型文学表情。

赏析

《相和歌辞·置酒行》以酒为媒,构筑了一个时空交错的抒情空间。诗人以"置酒命所欢"开篇,却在觥筹交错间陡然转入"为戚"之叹,这种欢宴与忧思的强烈反差,被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为"乐极生悲,古今同慨"。日辰流逝的意象("日往不再来")与"百龄非长久"的生命意识相互映照,形成《古诗十九首》式的生命焦虑。

诗中"西山鸾鹤""明霞金丹"等道教意象群,被学者葛晓音解读为"对超越性存在的精神追寻"(《八代诗史》)。鸾鹤振翅于烟雾,丹霞映照着仙药,这些飞升意象与"阴洞潜碧"的幽深形成虚实相生的意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著的《唐代文学史》特别指出,这种"游仙想象与衰老现实的并置",深刻体现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文人特有的精神困境。

末联"兀然坐衰老"的自我画像与"东陵柏"的并置尤具张力。台湾学者柯庆明在《中国文学的美感》中分析道:"以柏树之长青反衬人生之速朽,使全诗在道教飞升的遐想外,又植根于《庄子》式的物化哲学。"这种"惭叹"不仅是生理衰老的哀伤,更是对生命未能圆满的精神怅惘。

全诗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三度转折"的结构特征:欢宴—忧时—求仙—叹老,这种情感脉络被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概括为"建安风骨与六朝游仙诗的融合创新"。而"崦嵫驻灵魄"的太阳神山意象,既是对屈原《离骚》的化用,又暗含李贺式的时间凝固幻想,展现出唐诗在意象运用上的集大成特点。

点评

名家点评:

  1. **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此诗曰:
    "张籍以浅淡语写深永情,'日往不再来'五字道尽古今共慨。后段忽作游仙之想,而结归'坐衰老',顿挫间见出人生实相。"

  2. **贺裳《载酒园诗话》**云:
    "'百龄非长久'四句,如寒泉漱石,泠然清醒。然转笔'西山鸾鹤''明霞金丹',顿觉云气满纸,盖借神仙之缥缈反照尘世之局促,愈显'东陵柏'之惭叹。"

  3. **黄周星《唐诗快》**叹其意境:
    "前半如听击缶,声声催人;后半忽展霓裳,飘飘凌云。末句'惭叹'二字,却将羽衣仙骨一把拉回泥涂,此等手法,所谓'于天上看见深渊'。"

  4. **陆时雍《诗镜总论》**析其结构:
    "从置酒欢宴陡转为戚,再跌入时空之叹,复腾跃至鸾鹤金丹,终以'兀然坐老'收束。张文昌善以跳脱之笔绾合生死之题,似断实连,如云中龙爪,鳞爪隐现。"

  5. **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特别拈出结句:
    "'东陵柏'典出邵平种瓜,而着一'惭'字,非独惭柏之长青,实惭仙道之难期。全篇在酒、仙、老之间回旋,终落于人间烟火气中,此其所以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