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相和歌辞。上云乐

2025年07月05日

飞香走红满天春,花龙盘盘上紫云。三千宫女列金屋,
五十弦瑟海上闻。大江碎碎银沙路,嬴女机中断烟素。
断烟素,缝舞衣,八月一日君前舞。

李贺

译文

飞香走红满天春
花香与红霞漫天飞舞,春意盎然
花龙盘盘上紫云
如龙般盘旋的花枝直上紫色云端
三千宫女列金屋
三千宫女排列在华美的金屋中
五十弦瑟海上闻
五十弦的瑟声悠扬,仿佛从海上传来
大江碎碎银沙路
大江波光粼粼,如碎银铺就的道路
嬴女机中断烟素
织女在织机前剪断了如烟的素绢
断烟素,缝舞衣
剪断的素绢,缝制成舞衣
八月一日君前舞
待到八月初一,在君王面前翩翩起舞

词语注释

盘盘(pán pán):盘旋的样子
紫云(zǐ yún):紫色的云,象征祥瑞
金屋(jīn wū):华美的房屋,典出汉武帝“金屋藏娇”
五十弦瑟(wǔ shí xián sè):指瑟,古乐器,有五十弦
嬴女(yíng nǚ):指织女,传说中擅长织布的仙女
烟素(yān sù):如烟般轻薄的素绢

创作背景

李贺《上云乐》创作背景探微

盛唐气象中的仙乐余韵

此诗诞生于中唐时期,却仍带着盛唐宫廷乐的璀璨光影。考《乐府诗集》卷五十一载:"《上云乐》乃梁武帝制,以代西曲",本为道教斋醮乐曲。李贺以鬼才之笔重构此调,将梁代"老胡文康"的祝寿主题,转化为大唐宫廷的霓裳幻境。

天宝遗事的艺术回响

诗中"三千宫女列金屋"暗合《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时"宫女三千"的史实,而"五十弦瑟"化用《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典故。李贺巧妙糅合汉武帝金屋藏娇与秦嬴弄玉的传说,在"嬴女机中断烟素"处形成时空叠印——既指秦穆公女弄玉裁云为衣,又暗喻杨贵妃"霓裳羽衣舞"的绝代风华。

月宫仙舞的隐喻

"八月一日君前舞"绝非闲笔。《唐会要》记载,玄宗将八月五日生辰设为"千秋节",此时宫中"舞马于勤政楼下"。李贺以提前四日的八月一日为节点,既避直写当朝之讳,又以"缝舞衣"的细节暗示《霓裳羽衣曲》的创作过程——据《杨太真外传》载,此曲本为玄宗游月宫所得仙乐。

银沙紫云的视觉革命

诗人以"大江碎碎银沙路"解构传统银河意象,将"紫云"从祥瑞符号(《旧唐书·天文志》载"紫云如盖")转化为龙形花阵。这种超现实的色彩组合,恰是李贺对宫廷乐舞的魔幻重构,在"花龙盘盘"的螺旋式上升中,完成人间歌舞向仙境飞升的转化。

赏析

《相和歌辞·上云乐》以瑰丽的想象与飞动的意象,构建出一幅人神交融的仙境图景。诗中"飞香走红满天春"一句,以通感手法将嗅觉、视觉与空间感交融,学者叶嘉莹评此"七字写尽天地间蓬勃的春意,香气竟有了羽翼,红色化为流动的霞霭"(《迦陵论诗丛稿》)。这种超现实的笔法,为全诗奠定了缥缈奇幻的基调。

"花龙盘盘上紫云"的意象组合极具张力。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指出:"李贺常将植物与神兽嫁接,此处蟠曲的花龙实为对唐代宫廷舞队的神化写照"。而"三千宫女列金屋"的铺陈,暗用汉武帝金屋藏娇典故,钱钟书《谈艺录》认为此句"以人间富贵映衬仙境奢华,金屋玉阶实为九重紫阙的镜像"。

诗中音乐意象的营造尤为精妙。"五十弦瑟海上闻"化用《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的典故,王运熙在《乐府诗述论》中阐释:"瑟音穿越海天,将秦皇汉武求仙的执念与楚宫巫山的神话糅为一体"。这种跨越时空的音响,成为连接凡尘与仙界的纽带。

下阕"大江碎碎银沙路"突然转入纤微视角,葛晓音《八代诗史》特别激赏此句:"'碎碎'二字下得奇绝,既状江波粼粼如碎银,又暗喻时间碎片的永恒瞬间"。而"嬴女机中断烟素"的典故运用,程千帆《古诗考索》指出:"秦女弄玉的织机裁断的不仅是烟霞素绢,更是裁开了仙境与尘世的帷幕"。

末三句的时空跳接最具匠心。吴小如《诗词札丛》分析道:"从织机到舞衣的转换完成于呼吸之间,而'八月一日'这个具体日期,将永恒的仙话突然钉入现实历法,造成时空维度的剧烈碰撞"。这种艺术处理,恰如闻一多《唐诗杂论》所赞:"在时空的裂缝中开出的幻美之花"。

全诗贯穿"飞升"的母题,却以"君前舞"作结。宇文所安在《晚唐》中揭示其深层结构:"表面写仙人下降,实为对宫廷乐舞的极致升华,最终指向人类对超越性体验的永恒渴望"。这种双重性正是乐府诗"缘事而发"传统与游仙题材的完美融合。

点评

名家点评

李贺《上云乐》以瑰丽奇崛的想象构筑仙家盛景,清代诗评家王琦在《李长吉歌诗汇解》中叹曰:
"『飞香走红』句如彩云易散琉璃脆,『花龙盘盘』更作游天戏海之态。长吉以七宝楼台之笔,写钧天广乐之境。"

叶葱奇《李贺诗集注》尤赏其时空交叠之法:
"『三千宫女』对『五十弦瑟』,人间富贵与海上仙音相激荡;『嬴女机中』忽接『八月一日』,使织女神话与宫廷庆典浑然相融,此真所谓『笔补造化天无功』也。"

近代学者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拈出其意象组合之妙:
"『大江银沙』本属地景,『断烟素』忽转天工,李贺总将不相属之物象缝作霓裳。末句『八月一日君前舞』,犹唐玄宗千秋节遗响,然以鬼仙之笔写盛世之音,便觉瑶池阿母绮窗开,别有凄凉暗恨生。"

苏雪林《唐诗概论》点破其背后寄托:
"此诗表面极写歌舞升平,细味『碎碎』『断烟』字眼,实暗藏盛筵必散之惧。李贺总在神仙富贵中埋没一丝冰裂纹,恰似其『羲和敲日玻璃声』,璀璨里带着惊心动魄的脆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