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晋阳武

2025年07月05日

晋阳武,奋义威。炀之渝,德焉归。氓毕屠,绥者谁。
皇烈烈,专天机。号以仁,扬其旗。日之升,九土晞。
斥田圻,流洪辉。有其二,翼馀隋。斫枭骜,连熊螭。
枯以肉,勍者羸。后土荡,玄穹弥。合之育,莽然施。
惟德辅,庆无期。

宗元

译文

晋阳武,奋义威。
晋阳的武士,奋起正义之威。
炀之渝,德焉归。
隋炀帝的昏庸堕落,仁德何存?
氓毕屠,绥者谁。
百姓惨遭屠戮,谁能安抚他们?
皇烈烈,专天机。
唐皇威武显赫,执掌天机。
号以仁,扬其旗。
以仁德为号令,高举义旗。
日之升,九土晞。
如旭日东升,普照九州大地。
斥田圻,流洪辉。
开拓疆土,光辉流布。
有其二,翼馀隋。
拥有天下三分之二,庇护残余的隋朝。
斫枭骜,连熊螭。
斩杀凶暴之徒,降服猛兽。
枯以肉,勍者羸。
以弱胜强,强者败退。
后土荡,玄穹弥。
大地震动,苍天覆盖。
合之育,莽然施。
万物生长,恩泽广施。
惟德辅,庆无期。
唯有仁德辅佐,福庆无穷。

词语注释

炀之渝:炀指隋炀帝,渝指堕落。
氓毕屠:氓指百姓,毕屠指全部被杀。
绥者谁:绥指安抚。
皇烈烈:烈烈形容威武的样子。
九土晞:九土指九州,晞指照耀。
斥田圻:斥指开拓,田圻指疆土。
斫枭骜:斫指斩杀,枭骜指凶暴之徒。
熊螭:熊和螭都是猛兽,比喻敌人。
勍者羸:勍指强敌,羸指衰弱。
后土荡:后土指大地,荡指震动。
玄穹弥:玄穹指苍天,弥指覆盖。

创作背景

诗词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晋阳武》创作背景

暮色苍茫的隋末乱世,烽烟蔽日的晋阳古城,孕育了这首铁血与仁德交织的铙歌。当隋炀帝的龙舟在江都倾覆,暴政如残阳西坠,河东大地上一支义军正以「晋阳武」为号角,将李渊父子「奋义威」的雄姿刻入乐府诗的青铜编钟。

一、隋末板荡与晋阳起兵

大业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宫誓师反隋,史载其「阴结豪杰,潜图义举」。诗中「炀之渝,德焉归」直指隋炀帝杨广的德政沦丧(《隋书·炀帝纪》称其「恃才矜己,傲狠明德」),而「氓毕屠」的惨象更见《资治通鉴》所录「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的实录。

二、天命与仁政的双重叙事

「皇烈烈,专天机」暗合《大唐创业起居注》中「赤雀衔书,示以天授」的祥瑞,而「号以仁」三字则揭示李唐政权以仁德为旗帜的政治智慧。史家温大雅记载晋阳军「开仓赈饥,所至秋毫无犯」,恰与诗中「日之升,九土晞」的黎明意象呼应。

三、战争图景的史诗化书写

「斫枭骜,连熊螭」以《楚辞》式的神话修辞,再现霍邑之战中「世民亲犯矢石」(《旧唐书·太宗本纪》)的激战。而「枯以肉,勍者羸」的凝练笔法,暗藏浅水原之战以弱胜强的军事奇迹,正如《贞观政要》所言「以仁义为干橹」。

四、天地人神的宏大交响

末章「后土荡,玄穹弥」将玄武门之变的血腥升华作宇宙秩序的重构,柳宗元以「惟德辅,庆无期」完成对贞观之治的预言。这种乐府诗特有的「天人感应」叙事,实为对《尚书·泰誓》「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盛唐诠释。

此曲在《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中位列唐铙歌之首,金戈铁马之声里,回荡着从晋阳宫到太极殿的历史跫音。

赏析

这首《晋阳武》以雷霆万钧之势铺陈李唐王朝的崛起,在乐府铙歌的雄浑体制中,展现出一幅气吞山河的历史画卷。学者任半塘在《唐声诗》中评价此作"镗鞳铿锵,有金石裂帛之声",精准道出了其音律上的震撼力。

战争意象的史诗性书写
诗中"斫枭骜,连熊螭"以神话猛兽喻指隋末割据势力,刀斧劈砍的动词运用令人联想到《诗经·大雅》中"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的征战场面。钱志熙在《汉魏乐府艺术研究》中指出,这种将现实战斗神话化的处理,继承了汉铙歌《战城南》"枭骑战斗死"的悲壮传统,却又注入了盛唐特有的恢弘气度。"枯以肉,勍者羸"六字尤为惊心动魄,枯骨与强弩的意象并置,暗合《老子》"坚强者死之徒"的哲学意味。

天人感应的政治抒情
"日之升,九土晞"的旭日意象,既是对《尚书·汤誓》"时日曷丧"的创造性转化,又构成与"玄穹弥"的垂直呼应。葛晓音教授在《八代诗史》中特别激赏这种"天地人三维同构"的写法:大地的动荡(后土荡)与苍穹的覆盖(玄穹弥),最终在"合之育"中达成宇宙和谐,隐喻着李唐政权"奉天承运"的合法性。这种将自然现象政治化的手法,深得汉乐府《郊祀歌》"登蓬莱,结无极"的真髓。

德政理想的礼乐表达
末章"惟德辅,庆无期"看似简单,实为全篇点睛。吴相洲在《唐代歌诗研究》中揭示,此句暗用《左传》"德之休明,虽小必重"的典故,将武力征伐最终归结于道德教化。值得注意的是,"莽然施"的草木意象与开篇"氓毕屠"形成强烈反差,恰好印证了《毛诗序》"伤人伦之变,哀刑政之苛"的诗歌功能,完成从"以武止戈"到"以德化民"的升华。

全诗在情感上呈现出奇特的二重性:既有"皇烈烈"的昂扬斗志,又蕴含"绥者谁"的深沉忧思。这种张力使得作品超越了一般颂歌的肤浅,在十二句的短章中构建起一个金戈铁马与日月星辰交相辉映的审美世界。正如傅璇琮先生所言:"初唐乐府最难得处,正在于能用雷霆之声,发春温之意。"

点评

柳宗元《鼓吹铙歌·晋阳武》以雄浑笔力摹写李唐开国气象,钱锺书《谈艺录》评其"熔《雅》《颂》之庄肃与汉魏乐府之劲健于一炉",谓"『日之升,九土晞』七字,尽收云开见日之象于尺幅"。

元好问《论诗绝句》特赏其章法:"子厚铙歌如列阵,前有『炀之渝』之沉郁,后有『皇烈烈』之轩昂,中间『枯以肉,勍者羸』六字,真乃字字金石声"。施补华《岘佣说诗》称此篇"以《尚书》典诰体为乐府,『惟德辅,庆无期』二语,犹见周人《清庙》遗响"。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点出讽喻深意:"『氓毕屠,绥者谁』一问,直追《诗经·黍离》之旨,柳诗虽颂武功,不忘戒慎,此其所以高于寻常颂圣之作"。近人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则从音韵学角度阐发:"通篇用微韵贯穿,如战鼓连擂,『威、归、谁、机、旗、晞、辉、隋、螭、羸、弥、施、期』诸韵脚,皆作金铁铮鸣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