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铙歌《靖本邦》创作背景考
一、历史经纬
此篇当为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所作鼓吹铙歌,属《唐凯乐六十四曲》体系。考《新唐书·礼乐志》载:"凡命将征讨,有大功献俘馘,其凯乐用铙吹二部",诗中"惟钺之兴,翦焉则定"正合此制。时值安史之乱平定未久,藩镇割据之势已成,"根柢之摇"实指永泰元年(765)仆固怀恩引吐蕃、回纥入寇之祸。
二、政治隐喻
"守臣不任"四字力透纸背,《资治通鉴》载代宗朝"方镇皆选腹心为守将",然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等"虽称藩臣,实非王臣"。诗人以"勩于神圣"婉讽朝廷倚重神策军,此与《旧唐书·代宗纪》"禁军势盛,节度使皆出其门"的记载暗合。
三、文学意象解
"洪惟我理"句可见《诗经·大雅》遗韵,取法《皇矣》"帝省其山"章法。而"枝叶攸病"化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枝叶先落"典故,喻指河东道诸州动荡。末句"皇谟载大"呼应《尚书·皋陶谟》"允迪厥德",实为对《贞观政要》治国理想的追慕。
四、音乐属性
据《乐府诗集》卷二十,此曲当属"黄钟商调",唐代太常寺演奏时"钲鼓齐鸣,笛笳间作"。岑仲勉《唐史馀渖》考证此类铙歌多由七言四句转四言八句构成,本篇四言体式正合"殿庭奏凯"之仪。
按:《唐会要》卷三十三记大历十年曾"更造鼓吹铙歌",此篇或为当时新制雅乐之一,反映中唐试图重建礼乐秩序的努力。然观"群顽既夷"之语,终不免带有藩镇暂平后的虚妄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