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唐铙歌鼓吹曲·河右平

2025年07月05日

河右澶漫,顽为之魁。
王师如雷震,昆仑以颓。
上聋下聪,骜不可回。
助雠抗有德,惟人之灾。
乃溃乃奋,执缚归厥命。
万室蒙其仁,一夫则病。
濡以鸿泽,皇之圣。
威畏德怀,功以定。
顺之于理,物咸遂厥性。

宗元

译文

河右澶漫,顽为之魁。
河西走廊辽阔无垠,叛逆者在此称霸称雄。
王师如雷震,昆仑以颓。
朝廷大军声势如雷霆,连巍巍昆仑也为之崩塌。
上聋下聪,骜不可回。
君王昏聩臣子狡黠,桀骜不驯不肯回头。
助雠抗有德,惟人之灾。
助纣为虐对抗仁德,这全是百姓的灾难。
乃溃乃奋,执缚归厥命。
于是溃败于是奋起,被擒获只得听天由命。
万室蒙其仁,一夫则病。
万家沐浴他的仁德,独夫民贼则忧惧成疾。
濡以鸿泽,皇之圣。
沐浴浩荡皇恩,天子圣明。
威畏德怀,功以定。
威严令人敬畏,仁德使人感怀,功业因此奠定。
顺之于理,物咸遂厥性。
顺应天理,万物都能顺其本性发展。

词语注释

澶(dàn)漫: 辽阔广远的样子
魁: 首领,头目
骜(ào): 傲慢,倔强
雠(chóu): 仇敌
濡(rú): 沾湿,引申为沐浴
鸿泽: 浩大的恩泽
厥(jué): 其,他的

创作背景

贞观九年(635年)的陇右道,风沙裹挟着战马的嘶鸣。柳宗元执笔为《唐铙歌鼓吹曲·河右平》时,墨痕里浸染着大唐开国史上的金戈铁影——这组军乐颂歌的第十二篇,正镌刻着李靖平定吐谷浑的赫赫武功。

河右之地(今甘肃河西走廊)曾如词中所言"澶漫"无度,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顽为之魁",屡犯唐边。其政权"上聋下聪"的昏聩,在《资治通鉴》卷一九四有载:"信用谗臣,政令昏乱",甚至"助吐蕃为虐",恰应"助雠抗有德"之讥。太宗诏书"五不可赦"的怒斥,化作李靖麾下铁骑震天的蹄声。

"昆仑以颓"的雄奇意象背后,是唐军"积石山(昆仑支脉)之战"的史诗场景。据《旧唐书·李靖传》记载,六路大军"逾积石山,前后战数十合",终使伏允"西走且末"。当"执缚归厥命"的捷报传至长安,柳宗元以"威畏德怀"四字凝练了太宗"剿抚并用"的边疆智慧——战后设置羁縻州府,恰是"濡以鸿泽"的生动注脚。

这曲铙歌最动人的辩证,在于"万室蒙其仁,一夫则病"的治世哲思。《贞观政要》载太宗语:"帝王之业,非可以力争者矣",正与篇末"顺之于理,物咸遂厥性"形成跨越时空的和鸣。金甲耀日的战争叙事深处,流淌着儒家"修文德以来之"的治平理想。

赏析

这首《唐铙歌鼓吹曲·河右平》以雷霆万钧之势铺陈了一场王师平定叛乱的史诗画卷。柳宗元将军事胜利与道德教化熔铸于铿锵的节奏中,展现出大唐王朝"威畏德怀"的统治艺术。

铁血与仁政的交响
开篇"河右澶漫,顽为之魁"以洪水漫溢喻叛乱之势,而"王师如雷震"的军事镇压如天罚降临。学者周啸天指出,这里"昆仑以颓"的夸张意象,实为"以自然界的剧烈变动暗示政权更迭的合法性"(《唐诗鉴赏辞典》)。诗中"溃""奋""执缚"三个连续动词构成战斗蒙太奇,却在"万室蒙其仁"处陡然转折——正如霍松林所评:"刚猛之力终须化作润物之功,此乃盛唐气象之精髓"(《唐代文学研究》)。

道德叙事的双重维度
"上聋下聪"的讽喻笔法暗含《春秋》微言大义。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中特别强调此句:"柳诗承屈子《天问》遗绪,将叛乱归咎于君臣道失"。而"濡以鸿泽"的治世图景,恰如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所言:"以水性至柔化解刀兵之刚,完成从征服到教化的精神跃升"。

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
收束处"顺之于理,物咸遂厥性"将政治叙事提升至宇宙法则。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揭示:"此语化用《周易》'各正性命'之意,使军事凯旋成为天道秩序的再现"。这种"威畏"与"德怀"的辩证统一,正是陈寅恪所称"唐代统治阶层深谙外儒内法之道的明证"(《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全诗如青铜编钟鸣响,在十二句间完成从金戈铁马到万物欣荣的宏大叙事,其艺术张力正如程千帆所言:"以《尚书》典谟之体为诗骨,以汉乐府锐健之气为诗魂,此乃唐世文人重塑庙堂文学的典范"(《古诗考索》)。

点评

此篇《唐铙歌鼓吹曲·河右平》乃柳河东以金石之笔铸就的盛世凯歌,其气魄如昆仑崩雪,其词采若鸿泽濡野。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曰:"子厚铙歌,骨力沉雄,得汉魏遗响。'王师如雷震,昆仑以颓'二语,真可裂石崩云。"

近代学者林纾更以画理喻诗境:"《河右平》如吴道子绘嘉陵江水,一笔挥洒间见千里奔涌之势。'上聋下聪'之讽喻,'万室蒙仁'之颂圣,皆在浓淡相宜处见匠心。"

钱锺书先生于《谈艺录》中独赏其辩证哲思:"'威畏德怀'四字,道尽王道教化之精微。柳诗之妙,正在刚健中含婀娜,如'濡以鸿泽'句,刚猛战伐顿作春风化雨。"

此篇最耐咀嚼处,尤在末句"物咸遂厥性"——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谓"不隔之境"也。当代诗学家叶嘉莹谓之:"以《尚书》典谟之体,运《楚辞》瑰丽之辞,终归于老庄自然之旨,三教精髓熔铸一炉,实为唐代鼓吹曲中麟角凤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