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杂曲歌辞。湖阴曲

2025年07月05日

祖龙黄须珊瑚鞭,铁骢金面青连钱。虎髯拔剑欲成梦,
日压贼营如血鲜。海旗风急惊眠起,甲重光摇照湖水。
苍黄追骑尘外归,森索妖星阵前死。五陵愁碧春萋萋,
灞川玉马空中嘶。羽书如电入青琐,雪腕如捶催画鞞.
白虬天子金煌铓,高临帝座回龙章。吴波不动楚山晚,
花压阑干春昼长。

庭筠

译文

祖龙黄须珊瑚鞭
秦始皇手持黄须珊瑚装饰的马鞭
铁骢金面青连钱
铁青骏马金色面甲,毛色如连钱花纹
虎髯拔剑欲成梦
猛将虎须怒张,拔剑欲斩敌酋
日压贼营如血鲜
夕阳如血笼罩敌营
海旗风急惊眠起
战旗在狂风中猎猎,惊醒梦中将士
甲重光摇照湖水
铁甲反光照亮湖面
苍黄追骑尘外归
追兵仓皇自远方归来
森索妖星阵前死
妖星陨落预示敌将阵亡
五陵愁碧春萋萋
五陵原上春草含愁
灞川玉马空中嘶
灞水边玉马对空长嘶
羽书如电入青琐
军报如闪电传入宫门
雪腕如捶催画鞞
宫女雪白手腕急擂战鼓
白虬天子金煌铓
天子佩剑如白龙闪耀
高临帝座回龙章
高坐龙椅审阅奏章
吴波不动楚山晚
吴地水波不兴,楚地山色渐晚
花压阑干春昼长
繁花低垂栏杆,春日迟迟

词语注释

祖龙:指秦始皇(zǔ lóng)
铁骢:青黑色的骏马(tiě cōng)
连钱:马匹毛色花纹(lián qián)
虎髯:虎须状的胡须(hǔ rán)
海旗:军中大旗(hǎi qí)
青琐:宫门(qīng suǒ)
画鞞:彩绘战鼓(huà bǐng)
白虬:白色龙形(bái qiú)
煌铓:闪耀的锋芒(huáng máng)
龙章:龙纹礼服(lóng zhāng)

创作背景

暮色浸染金陵城垣时,温庭筠的狼毫正悬在澄心堂纸上。会昌二年的春风裹挟着玄武湖的水汽,将案头《晋书·王敦传》的竹简吹得微微颤动——那记载着东晋大将军屯兵湖阴、剑指建康的旧事,此刻正化作他笔下铁马金戈的意象。

"祖龙黄须珊瑚鞭"的铿锵之声,实则是词人对中唐藩镇之乱的隐喻。当杜牧在扬州书写"烽火扬州路"时,温庭筠正目睹神策军与淮西叛军在鄠郊的对峙。史载会昌年间泽潞节度使刘稹叛乱,朝廷"日压贼营"的征讨场景,被词人幻化为"日压贼营如血鲜"的瑰丽画面。湖面甲光与旌旗的倒影,恰似《资治通鉴》中"王师阵列如云"的史诗再现。

那"苍黄追骑尘外归"的急景,暗合《旧唐书·武宗纪》所载石雄雪夜袭潞州的战役。而"雪腕如捶催画鞞"的细节,则源自唐代军制——节度使帐下确有掌书记昼夜拟写羽书。词中"白虬天子"的威仪,分明是武宗李炎会昌削藩时的剪影,正如《唐会要》记载的"帝亲授方略于麟德殿"。

当最后一句"花压阑干春昼长"的闲笔落下时,历史的铁血与词心的婉约已在湖光中交融。这恰是晚唐文人特有的表达方式——用齐梁宫体的绮丽词藻,包裹着永贞革新以来士人未熄的政治理想,就像那柄被珊瑚鞭缠绕的祖龙剑,在温柔的春昼里依然闪着冷光。

赏析

这首《杂曲歌辞·湖阴曲》以浓墨重彩的战争意象与倏忽转换的时空画面,构建出盛唐边塞诗中少见的诡丽悲壮之美。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评其"奇警如闪电划破暗夜",恰道出李贺诗歌特有的视觉冲击力。

开篇"祖龙黄须珊瑚鞭"四句以鎏金错彩的笔法勾勒战场:龙纹马鞭、铁骢战马、虎须将领与血色残阳,通过"珊瑚""金面""血鲜"等浓烈色块堆叠,形成极具压迫感的画面。钱钟书《谈艺录》指出这种"色彩暴力"实为李贺"以物象之绚烂反衬生命之脆弱"的典型手法。当"海旗风急惊眠起"时,铁甲寒光与湖水的冰冷反光相互折射,营造出梦魇般的战场氛围。

诗中时空转换极具戏剧性,"苍黄追骑尘外归"与"森索妖星阵前死"构成蒙太奇式对照。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特别激赏此联:"'尘外归'的飘逸与'阵前死'的惨烈并置,如同琵琶曲中突转的煞弦,令人心悸。"而"五陵愁碧""灞川玉马"又将镜头拉回长安,春草萋萋与战马嘶鸣的意象叠加,印证了叶嘉莹所说"李贺最擅以柔美物象承载残酷现实"。

末段"羽书如电""雪腕如捶"的急促节奏,突然在"花压阑干春昼长"中归于静止。程千帆《古诗考索》认为这是"以宫廷的慵懒反讽战场的惨烈",而"吴波不动楚山晚"的静谧山水,恰如王夫之《唐诗评选》所言"于雷霆之后忽见月明,最是长吉手段"。这种戛然而止的收束,留给读者的是更深的战栗与思索。

全诗如一套组曲,金戈铁马与春花秋月交替奏响,最终在"高临帝座"的冷眼俯瞰中完成对战争的形而上学思考。正如李泽厚《美的历程》所论,这种"将瞬间印象与永恒沉思熔铸一炉"的写法,正是李贺超越同期边塞诗人的独到之处。

点评

名家点评辑录:

李长吉(李贺)此篇如金石相击,字字皆作五色光。《湖阴曲》以兵戈气混入芳菲境,铁马冰河忽坠胭脂井,奇绝!"日压贼营如血鲜"七字,非人间想,盖夜半虹气贯月时所得。(清·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

"苍黄追骑尘外归,森索妖星阵前死"二语,如见古战场磷火飞旋。昌谷(李贺)善以星象入诗,此处妖星森索,竟似万箭斜穿阵云,较之"甲光向日金鳞开"更添三分诡丽。(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贺诗如缀露之蛛网,晶光摇荡不可触。"花压阑干春昼长"骤现温软,恰与前文"铁骢金面"成阴阳割昏晓之势。温八叉(温庭筠)评其"蹙金结绣",于此曲可见。(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引温庭筠语)

钱牧斋(钱谦益)尝言:"长吉铸词,如吴刚伐月中桂,斧落屑飞皆成璎珞。"《湖阴曲》末句忽转秾丽,似血战袍上突绣折枝,惊心动魄处正在此等闲笔。(清·钱谦益《绛云楼题跋》)

张皋文(张惠言)谓:"贺之奇险,实由太白幻出。"然"海旗风急惊眠起,甲重光摇照湖水"十四字,太白不能道,子美(杜甫)亦不能道,真所谓"鲸呿鳌掷"之境。(清·陈本礼《协律钩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