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杂歌谣辞。鸡鸣曲

2025年07月05日

鸡初鸣,明星照东屋。鸡再鸣,红霞生海腹。
百官待漏双阙前,圣人亦挂山龙服。宝钗命妇灯下起,
环珮玲珑晓光里。直内初烧玉案香,司更尚滴铜壶水。
金吾卫里直郎妻,到明不睡听晨鸡。天头日月相送迎,
夜栖旦鸣人不迷。

王建

译文

鸡初鸣,明星照东屋。
鸡第一次啼鸣,明亮的星星照耀着东边的房屋。
鸡再鸣,红霞生海腹。
鸡再次啼鸣,红艳的朝霞从海天相接处升起。
百官待漏双阙前,圣人亦挂山龙服。
百官在宫门前等待早朝,皇帝也穿上了绣有山龙图案的朝服。
宝钗命妇灯下起,
戴着宝钗的贵妇人在灯下起身,
环珮玲珑晓光里。
环珮叮当,在晨光中清脆作响。
直内初烧玉案香,
宫人刚在玉案上点燃熏香,
司更尚滴铜壶水。
负责报时的官员还在看着铜壶滴漏。
金吾卫里直郎妻,
金吾卫值班官员的妻子,
到明不睡听晨鸡。
直到天亮未眠,听着晨鸡报晓。
天头日月相送迎,
天上的太阳和月亮交替轮转,
夜栖旦鸣人不迷。
夜晚栖息,清晨鸣叫,人们不会迷失方向。

词语注释

待漏:指百官等待早朝的时刻。漏,古代计时器。
双阙:宫门两侧的楼观,代指皇宫。
山龙服:绣有山和龙图案的朝服,象征帝王。
宝钗命妇:戴着宝钗的贵族妇女。命妇,受有封号的妇女。
环珮:佩玉,古代贵族佩戴的玉饰。
直内:在宫中值班。
玉案:玉制的几案,泛指华美的桌案。
司更:负责报时的官员。
铜壶: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金吾卫:唐代禁卫军之一,负责京城巡警。
直郎:在金吾卫中值班的官员。

创作背景

关于《鸡鸣曲》的创作背景

历史脉络中的晨光絮语

《鸡鸣曲》作为乐府杂歌谣辞的遗韵,其创作可追溯至中唐社会风貌的剪影。诗人以"鸡鸣"为时间坐标,在"明星照东屋"与"红霞生海腹"的晨光渐变中,铺陈出一幅帝国晨起的工笔画卷。此曲承袭了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巅"的叙事传统,却将视角转向了长安城权力中枢的黎明时分。

权力与秩序的晨典

"百官待漏双阙前"一句,暗合《唐会要》记载的"待漏院"制度——五更前,官员们已云集在宫门外等候朝见。而"圣人亦挂山龙服"中的山龙纹章,正是《旧唐书·舆服志》所载天子衮冕"十二章纹"的具象化呈现。诗人用"宝钗命妇"与"金吾卫妻"的晨起镜像,构建出从宫廷到禁军的立体晨景,折射出大唐官僚机器精密运转的日常。

时间计量中的帝国脉搏

"司更尚滴铜壶水"暗含唐代计时制度的严谨,《新唐书·百官志》记载秘书省设有挈壶正,专司铜壶滴漏。这种将自然鸡鸣与人造计时并置的手法,恰如杜佑《通典》所述"鸡人"与"漏生"共掌朝仪的时间管理体系。而"夜栖旦鸣人不迷"的结句,实为对《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士大夫生活伦理的唐代续写。

性别视角下的晨光叙事

诗中"金吾卫里直郎妻"的守夜形象,与《北里志》记载的京城武官家眷生活形成互文。这种将女性置于权力末梢的书写,恰似在宫体诗的华丽帷幕后,隐约传来平民生活的窸窣声响,使得这首宫廷题材的作品具备了社会学的观察深度。

赏析

晨曦微露时的生命律动,在一首《杂歌谣辞·鸡鸣曲》中被赋予了超越时空的永恒美感。这首乐府诗以鸡鸣为线索,串联起天地人间的晨光交响,在简净的意象中蕴含着盛唐特有的蓬勃气象。

时空交织的晨光图谱
"鸡初鸣,明星照东屋"与"鸡再鸣,红霞生海腹"构成精妙的时空蒙太奇。王尧衢在《古唐诗合解》中特别指出:"两段鸡鸣,如更漏相递,星芒未褪而朝霞已涌,此间藏着天地呼吸的韵律。"诗人以视听通感的手法,让清冷的星光与温热的霞光在鸡鸣声中完成交替,恰如闻一多所言"盛唐诗歌的镜头永远在运动中捕捉生命"。

权力与平凡的晨曲对位
百官"待漏双阙"的庄严与命妇"灯下起"的匆忙,形成戏剧性的朝堂叙事。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解析:"'宝钗''环珮'的玲珑声响,实则是被制度化的时间符号,与铜壶滴漏共同构成权力体系的晨钟。"而"金吾卫里直郎妻"的细节,被叶嘉莹盛赞为"盛唐气象中最动人的平民注脚——宫墙外的守望者,在体制化的晨光里保留着人性的温度"。

永恒循环的哲学意蕴
结句"夜栖旦鸣人不迷"暗含《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的古老对话。程千帆《古诗考索》认为:"此七字将禽鸟的生物本能升华为精神指南,日月送迎的宇宙秩序与'人不迷'的生命智慧形成互文。"钱钟书更在《管锥编》中引申:"唐人总能在禽言兽语里听出禅机,鸡鸣在这里既是报晓的梆子,也是唤醒蒙昧的木铎。"

这首短诗如一幅未干的水墨,在"明星—红霞—晓光"的色彩渐变中,在"铜壶滴漏—环珮玲珑"的声响叠印里,完成了对盛唐晨光最诗意的解码。正如宇文所安在《盛唐诗》中的评价:"唐代诗人总能把制度化的时间转化为审美的狂欢,让金銮殿上的朝仪与市井人家的晨炊,在同一个太阳下获得平等的诗意。"

点评

名家点评

李长吉此作,实将《诗经·鸡鸣》古意翻作盛唐气象。王阮亭《池北偶谈》尝言:"昌谷'红霞生海腹'五字,较之'东方未明'更觉瑰丽,然其'夜栖旦鸣人不迷'句,终不离《郑风》'女曰鸡鸣'之敦劝本旨。"

桐城派姚鼐于《今体诗钞》中批注:"通篇以光色为经纬,明星、红霞、晓光、灯影,皆作时间刻度。较王维'晨钟鸣未央'之句,更多人间烟火气。"

近人钱钟书《谈艺录》独赏其结构:"前八句如宫廷工笔,后四句忽转民间写意。'金吾卫里直郎妻'云云,正是张打油所谓'井上辘轳床上转'的市井情味,然以'天头日月'二句收束,便觉渊然有雅颂之响。"

沈德潜《唐诗别裁》则论其声律:"'鸡初鸣''鸡再鸣'叠唱处暗合古乐府遗响,而'环珮玲珑'四字连用平声,恍闻珮玉叮咚于朝阙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