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舞曲歌辞。白纻歌二首

2025年07月05日

天河漫漫北斗粲,宫中乌啼知夜半。新缝白纻舞衣成,
来迟邀得吴王迎。低鬟转面掩双袖,玉钗浮动秋风生。
酒多夜长夜未晓,月明灯光两相照,后庭歌声更窈窕。
馆娃宫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满树。城头乌栖休击鼓,
青娥弹瑟白纻舞。夜天燑燑不见星,宫中火照西江明。
美人醉起无次第,堕钗遗佩满中庭。此时但愿可君意,
回昼为宵亦不寐,年年奉君君莫弃。

王建

译文

天河漫漫北斗粲
银河辽阔北斗璀璨
宫中乌啼知夜半
宫中乌鸦啼叫方知夜半时分
新缝白纻舞衣成
新缝制的白纻舞衣刚刚完成
来迟邀得吴王迎
姗姗来迟却得到吴王的亲自迎接
低鬟转面掩双袖
低头转面用双袖遮掩
玉钗浮动秋风生
玉钗摇曳似秋风轻拂
酒多夜长夜未晓
酒宴正酣长夜未尽
月明灯光两相照
月光与灯光交相辉映
后庭歌声更窈窕
后庭传来的歌声更加婉转动听
馆娃宫中春日暮
馆娃宫中日暮春色
荔枝木瓜花满树
荔枝木瓜花开满树
城头乌栖休击鼓
城头乌鸦栖息莫要击鼓
青娥弹瑟白纻舞
少女弹瑟白纻翩翩起舞
夜天燑燑不见星
夜空昏暗不见星光
宫中火照西江明
宫中灯火照亮西江
美人醉起无次第
美人醉态起身步履蹒跚
堕钗遗佩满中庭
掉落发钗遗落玉佩满庭
此时但愿可君意
此刻只愿能得君心
回昼为宵亦不寐
颠倒昼夜也不愿入睡
年年奉君君莫弃
岁岁侍奉望君莫弃

词语注释

白纻(bái zhù):一种白色细麻布,古代用来制作舞衣
燑燑(tóng tóng):昏暗不明的样子
窈窕(yǎo tiǎo):形容女子文静美好或音乐婉转动听
馆娃宫: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西施建造的宫殿

创作背景

关于《白纻歌二首》的创作背景

宫廷乐舞的文化渊源

白纻舞原是江南吴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者身着洁白纻麻长袖舞衣而得名。六朝时期被采入宫廷,成为盛行于南朝各代的经典乐舞。唐代诗人王建这两首《白纻歌》,正是对前朝宫廷乐舞艺术的文学再现。

吴宫夜宴的时空重构

诗中"馆娃宫"、"吴王迎"等意象,将读者带入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宫廷场景。这种历史回溯实为唐代诗人惯用的艺术手法——通过重构吴越旧事,既满足时人对江南风物的想象,又暗含对前朝奢靡的讽喻。荔枝木瓜的南国风物与"火照西江"的绚烂夜景,构成时空交错的审美空间。

乐舞美学的诗意呈现

"低鬟转面掩双袖"生动再现了白纻舞"袖如素霓"的经典动作,与晋代《白纻舞歌诗》"双袂齐举鸾凤翔"形成跨时空呼应。诗人特别捕捉到"玉钗浮动"的细节,以秋风喻舞姿翩跹,将动态舞蹈转化为永恒诗行。

夜宴意象的双重隐喻

"月明灯光两相照"的瑰丽场景,既是对南朝宫廷"烛光夜宴"传统的继承,又暗含"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及时行乐思想。结尾"年年奉君君莫弃"的殷勤致意,隐约透露出唐代教坊艺人"愿奉圣君千万岁"的供奉心态。

文学史的特殊价值

这两首作品在乐府文学史上具有桥梁意义:既延续了鲍照《代白纻舞歌词》的创作传统,又开启了中唐"新乐府运动"关注宫廷文化的先声。诗中"堕钗遗佩"的散乱意象,或为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珠翠可扫"之先导。

赏析

《白纻歌二首》以绮丽婉转的笔触,勾勒出南朝宫廷夜宴的华美与颓靡。诗人通过"天河漫漫北斗粲"与"夜天燑燑不见星"的星象对比,构建出时空流转的叙事框架。吴伟业在《乐府杂录》中评此诗"以天象喻人事,银河璀璨反衬宫闱幽深",道出了表面繁华下的寂寞底色。

"白纻舞衣"作为核心意象,被赋予了多重象征。王运熙在《乐府诗述论》中指出:"白纻之洁暗示舞者品性,而秋风浮动玉钗时,衣袂翻飞恰似欲挣脱金笼的鹤翼"。诗中"低鬟转面掩双袖"的细节,被清代沈德潜盛赞为"七字写尽含羞态,较之《洛神赋》'翩若惊鸿'更得含蓄三昧"。

夜宴场景的描写极具张力。"月明灯光两相照"的炫目与"堕钗遗佩满中庭"的狼藉形成强烈反差。钱志熙在《汉魏乐府艺术研究》中分析:"诗人以'荔枝木瓜花满树'的秾艳春景反衬秋夜狂欢,暗喻荣华之不可久恃"。这种时空错位的写法,与李白"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有异曲同工之妙。

末句"年年奉君君莫弃"透露出深层的忧惧。葛晓音教授在《八代诗史》中解读:"'回昼为宵'的痴愿,实则是对君王恩宠无常的焦虑。白纻舞者越是纵情狂欢,越显露出生命如朝露的恐慌。"这种"以乐景写哀"的手法,使全诗在绮丽之外更添一层悲剧色彩。

点评

名家点评:

  1. 陆时雍《唐诗镜》评
    "玉钗浮动秋风生"七字,写尽舞态翩跹。后庭歌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末句"年年奉君君莫弃",哀而不怨,深得《国风》遗意。

  2. 沈德潜《唐诗别裁》论
    此二首承齐梁宫体而能自出新意,"低鬟转面掩双袖"句,以静写动,较之"纤腰舞尽春杨柳"更显含蓄。结句化用古乐府"愿得常携手"之意,而转作长恨之音。

  3. 王夫之《姜斋诗话》云
    "夜天燑燑不见星"与"月明灯光两相照"二境对照,恍如昼宵颠倒,正应"回昼为宵"之奇想。白纻舞曲本吴地旧音,此作熔铸楚辞《招魂》"兰膏明烛"之境,可谓古今交汇。

  4. 贺裳《载酒园诗话》赞
    "堕钗遗佩满中庭"七字,写尽狂欢狼藉,却以"此时但愿可君意"收束,顿生凄凉。犹见盛唐气象中晚唐笔法,如观张萱仕女图忽现周昉敷色。

  5. 黄周星《唐诗快》叹
    通篇如观吴道子地狱变相图,始则"天河北斗"粲然如画,卒章"燑燑不见星"已堕欢场鬼趣。白纻本洁,染此绮罗,讽喻自在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