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
销沉昔意气,改换旧容质。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
疏芜南岸草,萧飒西风树。秋到未几时,蝉声又无数。
莎平绿茸合,莲落青房露。今日临望时,往年感秋处。
池中水依旧,城上山如故。独我鬓间毛,昔黑今垂素。
荣名与壮齿,相避如朝暮。时命始欲来,年颜已先去。
当春不欢乐,临老徒惊误。故作咏怀诗,题于曲江路。
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 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
道林谈论惠休诗,一到人天便作师。香积筵承紫泥诏, 昭阳歌唱碧云词。红楼许住请银钥,翠辇陪行蹋玉墀。...
天阴一日便堪愁,何况连宵雨不休。 一种雨中君最苦,偏梁阁道向通州。
昔蒙兴化池头送,今许龙门潭上期。聚散但惭长见念, 荣枯安敢道相思。功成名遂来虽久,云卧山游去未迟。...
但要前尘减,无妨外相同。虽过酒肆上,不离道场中。 弦管声非实,花钿色是空。何人知此义,唯有净名翁。
杖策人扶废病身,晴和强起一迎春。 他时蹇跛纵行得,笑杀平原楼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