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创作背景
唐时长安,朱雀街衢纵横如棋盘,槐柳荫浓处跃动着鲜衣怒马的少年身影。《长安少年行》正是撷取这盛世浮光中的一帧风流——虾蟆陵(今西安东南)畔的酒肆翠楼,曾为汉代董仲舒墓所在,至唐时已成胡姬压酒、少年纵饮的繁华地。据《唐国史补》载,新进士放榜后必于此"列炬醉酒",诗中"翠楼春酒"四字,便浸透了长安特有的意气与浮华。
"蹀躞花骢骄不胜"一句,暗合《开元天宝遗事》所记:长安少年春时"并辔于花树下往来,使仆从执酒皿而随之"。那些绣鞍金络的骏马(骢为青白杂毛马,唐人尤爱),踏过槐荫碎影的姿态,恰是盛唐特有的骄傲——他们尚未经历安史之乱的铁蹄,仍相信马蹄声能永远这般清脆。
诗中"共矜"二字最耐寻味。韦应物《酒肆行》曾叹"长安酒徒空扰扰",这些少年炫耀的何止是美酒名马?更是那个允许他们肆意挥霍青春的时代。当绿槐道上的半醉身影被中晚唐诗人反复追忆时,《长安少年行》的杂曲歌辞便成了开元天宝年间最明亮的遗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