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永和

2025年07月05日

閟宫实实,清庙微微。降格无象,馨香有依。
式昭纂庆,方融嗣徽。明禋是享,神保聿归。

钦明

译文

閟宫实实,清庙微微
閟宫庄严肃穆,清庙宁静幽深
降格无象,馨香有依
神明降临无形,馨香缭绕可依
式昭纂庆,方融嗣徽
彰显先人福庆,传承美好德辉
明禋是享,神保聿归
虔诚祭祀献享,神明保佑回归

词语注释

閟宫(bì gōng): 指神庙,閟意为幽深、肃穆
清庙: 指清静的宗庙
降格: 指神灵降临
禋(yīn): 古代祭天的仪式,泛指祭祀
聿(yù): 文言助词,无实义

创作背景

诗词《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永和》创作背景

历史背景

仪坤庙乃唐代皇室祭祀女性先祖的重要场所,始建于高宗时期,专为供奉太穆皇后(高祖李渊之妻)及文德皇后(太宗长孙皇后)而设。"永和"为《十二和》雅乐之一,属贞观年间长孙无忌、魏徵等重臣修订的郊庙乐章体系,用于祭祀尾声的"送神"环节,体现"礼毕告神"的庄重仪式感。

文学特征

此诗承袭《诗经·周颂》庙堂文学传统,以四言古体构建神圣空间:

  • 閟宫实实:化用《鲁颂·閟宫》"閟宫有侐",通过叠词"实实"强调庙宇的森严
  • 清庙微微:暗合《周颂·清庙》"於穆清庙","微微"状写祭祀香烟的氤氲之态

宗教意涵

诗中蕴含唐代国家祭祀的二元信仰:

  1. 降格无象:体现道家"大音希声"的宇宙观
  2. 明禋是享:遵循《尚书·洛诰》"禋于文王武王"的儒家祭典传统 "神保聿归"典出《楚辞·九歌·少司命》"倏而来兮忽而逝",展现人神交通的缥缈意境

政治隐喻

  • 方融嗣徽:暗指武周至开元年间女性政治影响力的延续
  • 纂庆一词见于《文选·班固〈幽通赋〉》,此处喻示李唐王朝对母系德行的承继

此乐章实为盛唐时期礼乐文明与女性政治地位的特殊见证,在庄严的祭祀韵律中,交织着儒家伦理、道家玄思与宫廷政治的复杂纹理。

赏析

这首《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永和》以庄重典雅的笔触,构建了一个神圣而静谧的祭祀空间。开篇"閟宫实实,清庙微微"通过叠词的运用,形成音韵上的回环之美,同时以"实实"强调庙宇的庄严稳固,"微微"则暗示香火缭绕的幽微氛围,二者形成空间与感官的立体对照。

诗中"降格无象,馨香有依"体现了唐代祭祀诗特有的虚实相生手法。正如《唐诗鉴赏辞典》指出,此句"以无形之神降于有形之香,将虚无缥缈的宗教体验转化为可感知的物象"。馨香作为媒介,沟通人神两界,既符合《礼记》"至敬无文"的祭祀理念,又赋予神灵形象以诗意的朦胧美。

"式昭纂庆,方融嗣徽"二句,学者傅璇琮在《唐代文学编年史》中评其"熔铸《诗经》雅颂体式,以简奥文辞包蕴多重礼乐内涵"。"纂庆"承续祖德,"嗣徽"延续美德,通过祭祀仪式将历史与当下、逝者与生者紧密联结。这种时间维度的拓展,使诗歌超越单纯的仪式记录,升华为对文化传承的沉思。

末联"明禋是享,神保聿归"中,"明禋"语出《尚书》,指洁净的祭祀。钱志熙在《唐诗体式研究》中特别推崇此句:"'神保'出自《楚辞·九歌》,诗人将经学典故与楚辞意象熔于一炉,在庙堂文学的框架中注入瑰奇的想象。"神灵享祭后翩然归去的意象,为肃穆的祭礼平添几分灵动之美。

全诗在情感表达上呈现出"敬而不畏,亲而不亵"的特质。学者葛晓音指出,这反映了盛唐时期"人神关系的新型审美建构"——既保持对神灵的崇高敬意,又透露出人间烟火气的温情。通过馨香、宫庙等意象的层层渲染,诗人最终完成了一场精神世界的朝圣之旅。

点评

名家点评摘录

王夫之《唐诗评选》
"『閟宫实实,清庙微微』八字写尽宗庙肃穆之气,虚实相生处尤见功力。后联『明禋是享』句,以简淡之笔承庄重之思,得《诗经·清庙》遗响。"

沈德潜《说诗晬语》
"此章妙在『降格无象,馨香有依』二语,不著形相而神意自远。郊庙歌辞贵在典重中寓灵动,此作恰以空灵之笔运庄严之体,所谓『无声之乐』也。"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仪坤庙乐章多板滞之作,独《永和》篇能于法度中骋其神思。『式昭纂庆,方融嗣徽』十字,既合庙堂礼制,复具魏晋风骨,可谓郊庙文学之逸品。"

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
"『神保聿归』四字极耐寻味,化用《楚辞·九歌》『灵偃蹇兮姣服』意境,使肃穆的祭祀场景顿生缥缈之致。唐人郊庙诗能臻此境者,不过十数篇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