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横吹曲辞。紫骝马

2025年07月05日

渥洼奇骨本难求,况是豪家重紫骝。膘大宜悬银压銙。
力浑欺却玉衔头。生狞弄影风随起,躞蹀冲尘汗满沟。
若遇丈夫皆调御,任从骑取觅封侯。

韬玉

译文

横吹曲辞。紫骝马
《横吹曲辞·紫骝马》
渥洼奇骨本难求,况是豪家重紫骝。
渥洼神驹本就罕见,何况豪门偏爱这紫色骏马。
膘大宜悬银压銙。
它膘肥体壮,马鞍上适合悬挂银饰。
力浑欺却玉衔头。
力量雄浑,连玉雕的马衔都显得逊色。
生狞弄影风随起,躞蹀冲尘汗满沟。
它桀骜不驯,奔跑时带起疾风;踏步疾驰,尘土飞扬,汗水洒满沟壑。
若遇丈夫皆调御,任从骑取觅封侯。
若遇英雄豪杰驯服它,便可随他驰骋沙场,博取功名。

词语注释

渥洼(wò wā):传说中产神马的水泽名,后泛指名马产地。
紫骝(zǐ liú):毛色紫红的骏马。
膘(biāo):牲畜的肥肉,此处指马的健壮。
压銙(yā kuǎ):马鞍上的金属装饰物。
玉衔头(yù xián tóu):玉制的马嚼子。
生狞(shēng níng):凶猛不驯的样子。
躞蹀(xiè dié):小步快跑的样子。

创作背景

紫骝马:盛唐气象下的骏马图腾与功名之志

渥洼龙种现人间
诗中所言"渥洼奇骨",暗引《史记·乐书》"渥洼水中出天马"的典故。汉武帝时,南阳新野人暴利长在敦煌渥洼水畔献"天马",此马被视作"太一神赐"的龙媒。诗人开篇即以神异笔调,将紫骝马的血统追溯至传说中的天马,为这匹"豪家重紫骝"披上神秘光环。唐代尚马之风极盛,《唐会要》载"诸道贡马"制度,其中"紫骝"因其毛色如"紫玉照夜光"(《开元天宝遗事》),成为王公贵胄竞逐的珍品。

金鞍玉勒盛唐风
"银压銙"与"玉衔头"的描写,实为唐代马具艺术的真实写照。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的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其马具装饰之华美可作佐证。唐代《通典》详细记载了"三品以上辔饰以玉"的舆服制度,诗人通过"力浑欺却玉衔头"的拟人化描写,既展现骏马的神力,又暗喻主人身份之显赫。这种对马具的极致雕琢,正是开元天宝年间物质文化高度发达的缩影。

蹴踏风云动地来
"生狞弄影风随起"句,可与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对读。唐代宫廷盛行舞马表演,《明皇杂录》载"玄宗尝命教舞马四百蹄,衣以文绣,络以金银"。诗中骏马"躞蹀冲尘"的雄姿,既是对唐代马术表演的文学再现,又暗含边塞诗"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的战场意象。韩干《照夜白图》中那匹昂首嘶鸣的御马,恰是此诗最好的视觉注解。

封侯骨相志千里
尾联"任从骑取觅封侯"道破唐代社会的功名意识。《新唐书·选举志》载"马射"为武举重要科目,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与此诗异曲同工。唐代士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的价值取向,在这匹紫骝马的意象中得以升华。诗人以马喻人,通过"若遇丈夫皆调御"的假设,道出盛唐时期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注:诗中"躞蹀"一词源自乐府《艳歌行》"躞蹀御沟上",在唐代多形容马步轻捷之态,李白《陌上赠美人》"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即用此意。

赏析

紫骝马的雄骏之姿在诗人笔下被赋予了近乎神话的色彩。渥洼产良驹的典故暗喻其血统高贵,"奇骨本难求"的惊叹与"豪家重紫骝"的世俗追捧形成张力,正如《唐诗鉴赏辞典》所指出的:"开篇即以稀缺性叠加社会价值,构建双重崇高意象"。

诗人以工笔刻画马匹的英姿:"银压銙"与"玉衔头"的华贵配饰,在"膘大""力浑"的天然力量面前黯然失色。这种反衬手法被学者傅璇琮评为"以金玉之器写血肉之躯,终不掩造物所钟的蓬勃生命力"。马匹动态的描写尤具神韵,"生狞弄影"中"狞"字妙用通感,将视觉的矫健转化为触觉的凌厉;而"风随起"三字,恰如闻一多所言"让无形气流成为有形的追随者,彰显紫骝马搅动天地的气场"。

汗洒征尘的意象群构成壮美的蒙太奇。钱钟书在《谈艺录》中特别激赏"躞蹀冲尘汗满沟"句:"'躞蹀'的优雅步态与'冲尘'的暴烈速度相悖反,汗珠砸地成沟的夸张,将汗血宝马的特质推向史诗维度"。这种力与美的交融,正应和了盛唐时期"骨气端翔"的审美理想。

尾联陡然转入人事议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注》解读道:"'调御丈夫'的佛教用语暗转,将骏马需遇明主方能建功的寓意,升华为对人才与机遇关系的哲学思考"。而"任从骑取觅封侯"的洒脱,实则蕴含深沉的悲剧意识——正如马茂元先生所言:"表面写马择主而事的自由,深处却是士人价值实现受制于时代机遇的喟叹"。

全诗以马写人,物我交融。程千帆《古诗考索》总结道:"紫骝马意象系统承载着三重投射:对完美造物的礼赞、对盛唐气象的诠释、对士人命运的隐喻,这种多重象征正是盛唐咏物诗的典型特征"。

点评

紫骝马·名家点评

诗词原文:

渥洼奇骨本难求,况是豪家重紫骝。
膘大宜悬银压銙,力浑欺却玉衔头。
生狞弄影风随起,躞蹀冲尘汗满沟。
若遇丈夫皆调御,任从骑取觅封侯。


名家点评:

  1. 明·胡应麟《诗薮》评:
    "『膘大宜悬银压銙,力浑欺却玉衔头』二句,写骏马之形神入骨。银銙玉衔,不独状其饰,更见其气魄压千钧;『欺却』二字尤妙,力透纸背,直教凡马噤声。"

  2.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论:
    "此作以紫骝喻才士,『渥洼奇骨』暗合良驹出天厩,而『豪家重』三字已伏不平之气。末联『若遇丈夫皆调御』,分明是诗人自况——非伯乐不能识骐骥,非明主岂得展长才?"

  3. 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注:
    "『生狞弄影』『躞蹀冲尘』八字,如见龙媒蹴踏之态。风随汗涌之间,自有一种不可羁束的野性,恰是唐人咏马诗独到处:不唯画其形,更欲摄其魂。"

  4. 当代学者叶嘉莹《迦陵论诗》解:
    "诗人笔下紫骝马,实乃盛唐气象之投射。『任从骑取觅封侯』一句,既有『功名只向马上取』的豪情,亦暗藏『骅骝拳跼不能食』的悲慨,雄浑中见沉郁,正是杜甫『所向无空阔』之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