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吹曲辞·骢马曲创作背景考略
历史脉络中的骏马意象
唐时西域大宛国贡汗血马,武帝赐名"天马",遂开中土重骏之风。郭茂倩《乐府诗集》载:"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鼓吹,马上奏之"。骢马青白杂毛,如连钱纹,自汉至唐皆为御史清要之象征,桓典"避骢马御史"典故尤显其风骨。
边塞烽烟里的创作契机
贞观末年至天宝年间,唐军与突厥、吐蕃战事频仍。诗中"逐北自谙深碛路"暗合开元十五年(727年)王君㚟在青海之战惨败史实,"静边功"之叹或影射边将王忠嗣遭李林甫构陷事。岑仲勉《突厥集史》考河西节度使每岁秋防,恰合"蹋沙蓬"之时令特征。
乐府新声的艺术流变
《骢马曲》属横吹曲辞,张祜《爱妾换马》诗注云:"乐府解题云:古辞,今所见唐人拟作"。敦煌残卷P.2555载初唐《骢马驱》古辞,与此诗"弄影应知碧草同"形成互文。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批注指出:"唐世边将多蓄胡姬,末句'换妾'实讽其骄奢"。
诗史交织的微言大义
"登山每与青云合"化用鲍照《代陈思王白马篇》"腾沙郁黄雾",而"罗袖舞春风"反用梁简文帝《爱妾换马》"真成恨不已"。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序云:"病时之尤急者,略存讽喻",此诗以骢马之贵反衬将士之悲,恰是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乐府诗的典型笔法。